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8 13:06:57郭三华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压桩清孔成孔

郭三华

(湖南金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5)

引言

现阶段,建筑工程由于层数多、荷载大,常采用桩基础这种深基础形式。在软土地区与不良地质地区,这类桩基础形式最为常见。通过合理应用桩基础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松软、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处理,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桩基主要施工技术分类

(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概述

由高频振动、锤击以及静压等技术把预制桩植入桩位当中的技术被称为预制桩技术。在粘土层等地质条件下,施工作业中大都采用静力压桩设备进行静力压桩。静力压桩是通过增加设备重量对预制桩产生力的作用,将其压到土地之中,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机器的噪音和轰鸣声,相对较为安静所以称为静力压桩技术。在施工前,应首先要合理规划桩机的行进路线和成桩顺序,避免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压桩不入的情况;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时刻控制预制桩沉桩的速度和垂直度的误差,要严格对预制桩的沉桩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详细的记录[1]。

(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概述

目前主要的施工成孔方法有旋挖、钻孔、冲击成孔、沉管成孔等几种方法;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复核桩位,防止在成孔过程中,由于提钻碰撞等因素引起桩位偏位,可以采用在孔或护筒周围安放四根定位钢筋,每次下钻时都要进行复核;要依据地勘报告、设计图纸和钻取的岩芯等综合判断终孔深度,终孔后要进行清孔,安放钢筋笼后要进行二次清孔,并测量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并及时报验和浇筑混凝土。

二、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应用

(一)预制桩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预制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①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②采用现场叠浇法制作的预制桩,桩与桩之间、桩与底模之间应做好隔离,防止黏连,且上层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时方可进行。③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方可起吊,吊点设置应遵循吊点间跨中弯矩与吊点处负弯矩基本相等的原则确定。④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进行运输和沉桩,桩在运输到达现场后应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可按照现场沉桩施工顺序随打随运,钢桩应采取设置保护圈等防护措施,防止桩身损坏或弯曲。⑤桩的堆放现场应平整坚实,设置排水坡度,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 层。

2.预制桩锤击沉桩关键技术:①严格控制入土垂直度,保证桩身、桩帽、桩锤的中心线重合,桩入土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②采取桩头保护措施,桩头桩帽间设置弹性衬垫,为防止桩身因冲击应力过大而发生损坏,应采用“重锤轻击”。③初始的锤击落距应较小,入土稳定后,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m,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地平时,需使用送桩器将桩送入土中。④接桩采用焊接、法兰接、硫磺胶泥锚接,接头数不宜超过3 个。⑤严格控制桩的入土深度,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则反之。⑥随时监控入土速度、垂直度、桩锤回弹值、贯入度等数据,如遇异常,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2]。

(二)灌注桩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1.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①灌注桩施工前,应保证现场的“四通一平”,同时,综合考虑土体开挖运输的要求进行场地平整,推荐使用硬地施工法,即先在施工区域内预制混凝土硬地,设置泥浆槽、排水沟等设施,之后再进行钻进成孔,此方法可以有序的进行泥浆的排放,提升了文明施工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②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应当对桩位轴线进行复核检查,施工场地所布置的水准点等控制点位应不受到施工影响,避免遭受破坏。③泥浆池应设置在不妨碍桩基施工的位置,其容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泥浆池外围应用密目式防护网围蔽,悬挂标识标牌。④钢护筒内径应大于桩径200mm,埋设定位时,护筒中心与桩心平面位置偏差应不大于50mm,倾斜度不应大于1%,埋设深度宜为2~4 米。

2.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关键技术:①护壁泥浆一般在现场专门制备,并应达到一定的性能指标,优先选用膨润土造浆,膨润土泥浆的主要性能控制指标有相对密度、黏度、含砂率等,施工时,注入的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1 左右,排出泥浆的相对密度宜为1.2~1.4。②钻进过程中,每进尺2~3 米应检查垂直度,同时,做好钻渣留样,每隔5~10 米测定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时及时调整,终孔后,应进行孔径、孔深、倾斜度的检测。③清孔,清孔时要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钻孔到位后,应进行第一次清孔。在吊入钢筋骨架后,混凝土灌注前,进行第二次清孔。放钢筋笼、混凝土导管都会造成土体跌落,增加沉渣厚度,因此,待孔内泥浆比重、黏度、含砂率等达到规范要求,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⑤钢筋笼主筋外沿距混凝土表面净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75m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性试验,灌注时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 米。⑥灌注开始后,应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工,随时关注混凝土面高度、导管埋深变化以及异常情况,桩顶灌注高程应高出设计标高不小于0.5 米。

结语

总之,桩基础作为主要基础形式,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上部结构以及建筑整体的结构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桩基施工的施工质量严格把控,确保桩基布置合理,其全部单桩承载力和桩身整性全部合格。

猜你喜欢
压桩清孔成孔
软土环境静压群桩管桩施工措施效应分析
建筑施工(2022年5期)2022-09-06 08:22:34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1:08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成孔技术探讨
江西建材(2018年4期)2018-04-10 12:37:12
杂填土区灌注桩成孔方案比选分析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多功能履带式静力压桩机的研发
软土地基正循环钻孔灌注桩二次清孔工艺选择及其最佳清孔时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