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 血液内分泌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年龄比较年轻,患者通常不超过35岁[1],这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造血系统障碍性疾病,发病电离辐射、化学、遗传、病毒等因素有关,患者表现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2],最终导致造血异常,患者常伴有出血、感染、浸润、贫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急性白血病发病急、治疗难度大,但在医疗科技如此发达的21世纪,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会得以控制,长期存活率较高。患者要想获得相对良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仍需要注意许多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系统、完善的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使其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研究主要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参与研究的9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入组时间均为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通过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影像学等临床检查予以明确确诊。将下述患者排除在外:因感染造成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对照组45例,男17例、女28例;年龄18-33岁,平均(28.57±1.42)岁。观察组45例,男15例,女30例;年龄19-35岁,平均(29.13±1.2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化疗的相关护理,积极补充营养;发放书面健康资料,简单的介绍急性白血病;告知注意事项;安抚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强调预防感染的重要性、感染的风险因素以及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按时为病房消毒和通风,叮嘱患者餐后漱口,做好皮肤清洁。健康教育:①调查急性白血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调查结果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明确宣教目标,让每位患者对临床检查、放化疗、饮食、生活等方面健康知识的知晓率>85%[3]。②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全面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资料、受教育程度、性格特点,患者多为年轻人,所以借助网络平台、微信群、公众号等向患者推送急性白血病的相关文章[4];详细讲解临床治疗方案以及疾病的转归、预后,建立彼此熟悉、理解和信任的护患关系。③根据为每位患者制订的健康教育目标,定期检查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的补充和完善。④如果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没有达到85%,则需要认真分析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宣教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患者缺乏粒细胞的问题提供抗生素、促白细胞生成、粒细胞输注、隔离等相关治疗和护理[5],积极与家属配合,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化疗药物和普通药物的应用效果,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保证营养供给的充足和均衡。
1.3 观察评定标准[6]。①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心态越好。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急性白血病的认知程度,满分100分,<50分表示认知差、50-75分表示认知良好、76-100分表示完全认知。②统计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包括呼吸道、胃肠道、口腔和肛周等感染类型。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负性情绪的改善程度以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②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 疾病认知评分观察组 45 护理前 57.53±2.36 70.48±1.92 54.68±3.12护理后 32.49±1.25①② 27.14±2.38①② 95.26±2.54①②对照组 45 护理前 56.94±3.18 69.52±3.46 55.24±2.85护理后 48.26±5.92① 33.07±4.25① 83.69±6.47①
2.2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n(%)]
急性白血病患者需要长时间、系统的治疗,无论是经济还是心理方面,患者均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容易滋生出悲观、绝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让患者更加客观、理性的正视自身疾病,避免因缺少医疗知识而盲目悲观或者乐观。系统的健康教育还能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培养患者的无菌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