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2020-12-08 12:42王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1期
关键词:抗凝剂生化准确性

王焱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医学工程部,山东 济南 250013)

0 引言

临床生化检验属于现代医学检查中的重要方式,利用生化检验方法实现对机体功能指标的检查,血液生化检验属于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既属于常规体检方式,又能够针对性筛查与检验特定疾病[1-2]。在临床诊疗中,精准的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能够夯实诊疗依据,有助于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有效的提升。在实际生化检验中,血液生化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不仅会引发误诊、漏诊等问题,还会是临床治疗的效果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医疗安全事故。因此,分析影响血液生化检验分析准确性的风险因素,以此为基础强化检验规范性和管理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生化检验的有效应用。选取12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式,统计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风险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我院检验科12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标本中,男性患者标本720份,女性患者标本480份。

1.2 方法。此次研究中选取的12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均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和凝血酶试剂盒进行检测;检验中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采血针采集血液标本,由检验人员针对标本质量进行评估,发现的不合格标本要进行详细记录,并整理分析不符合实验结果的资料,分析导致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做好标记,并针对性的制定和实施防控与解决措施。

2 结果

入组的1200份血液生化标本中,有90.42%的样本检验准确,检验结果不准确率为9.58%,如表1。

表1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n(%),n=1200]

3 讨论

血液生化检验属于十分常见的检验方法,通过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分析,能够明确患者的机体功能、疾病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等,这对检验结果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际的血液生化检验工作中,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仅不能够作为诊疗的依据,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3-4]。基于此,针对性地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和应对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此次研究调查分析表明: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不准确率为9.58%,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存储、送检因素,其次是抗凝剂使用情况的影响,之后分别是患者自身因素和采集过程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主要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包含存储、采集、抗凝剂使用以及患者几个方面。血液标本的存储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存储不当和送检过程不规范,会导致标本受到污染[5]。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实际工作中对于血液生化标本要做到及时送检,对于不能够及时进行检验的标本需要合理存储和处理,合理使用血清分离方法,并将标本放置于4℃的温控冰箱当中存储,但仍旧要保证标本保存时间在一周之内,避免标本污染变质。另外在血液标本保存过程中,还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为避免血液蒸发,要使用密封容器保存样本,例如真空采血管等。第二,血液样本贮存的浓度越低,越有利于血液样本长时间保存,能够适当地延长保存时间。第三,血液样本保存和运送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晃动,降低溶血现象发生风险,同时还要注意将血液样本避光保存,并隔绝空气,促进血液样本检验准确性的提升。在实际的血液生化检验中,医疗机构要对标本处理过程进行规范,同时针对生化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成果定期检验,同时针对性地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保证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

在实际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对抗凝剂的科学使用是十分关键的,合理使用抗凝剂能够有效防控血液凝固生化反应,以保证标本检验分析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标本需要的抗凝剂是存在差异的,这需要检验人员熟练掌握不同抗凝剂的作用机理,并保证抗凝剂和血液标本的合理比例,以此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和检验分析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检验人员才能够对溶血和抗血凝固进行合理预防,避免血液凝固反应对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实际血液生化检验分析中,标本采集过程对于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也会产生显著影响。首先,检验人员必须依照标准开展血液标本采集,采取标准采集技术,防止反复穿刺或是定位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避免对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检验人员还要掌握患者血管情况,以避免溶血、凝血等问题。同时,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一般在清晨6-12时采集较为合理,患者空腹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血清中蛋白等含量发生变化,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另外,当人体不同体位时,血管内外的水分分布会受到影响,并影响血脂水平,采血部位的差异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在采集前应当指导患者静坐5 min,主要于肘静脉和头静脉处进行标本采集,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控,若是受检查对象是儿童,还可以选择耳后静脉、枕静脉和额静脉作为采集部位,提升血液样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在标本采集过程中,要注意对止血带的使用,严格控制采血量,防控缺氧、凝血等问题的发生。在实际血液样本采集工作中,往往是需要使用止血带的,医护人员要注意将止血带压迫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尽量不超过1 min,当采血时止血带使用时间达到2 min以上时,会导致受检查对象出现大静脉回流受阻情况,进一步造成患者的毛细血管压力上升,致使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流,这种情况下,部分较小分子量会进入组织液当中。同时,止血带压迫时间较长还会导致患者局部组织缺氧,对于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的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影响。控制标本采集时的采血量时,一般情况下,实际的标本采血量是由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决定的,当采血量过大时,血液凝血因子变多,会导致血液凝固受到影响,反之当采血量不足时,凝血因子减少,也会对血液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因此采血量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自身因素也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患者的饮食、情绪和药物使用情况等,均会对标本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基于此,医护人员需要强化血液检验宣贯工作。利用宣传册、语言指导以及视频等方式,告知患者血液生化检验的要求及意义,促进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有效配合;针对出现紧张情绪的患者,要通过语言安抚等措施消除其负性情绪。建议医护人员在实施血液生化检验之前,和患者进行适度的沟通及交流,通过温和的语言及态度,消除患者的害怕、紧张等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配合检查。另外,医疗机构还要注意对血液样本采集环境进行合理优化,及时调整采集室的温度和湿度水平,定期通风、消毒,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帮助患者转变负性情绪,以更加良好、稳定的状态应对检验。对于有晕血或是晕针症状的特殊受检查人员,医护人员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尽量分散患者注意力,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调整紧张情绪。同时,医护人员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稳定,避免对受检查人员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影响样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检验中,患者自身的药物使用情况也是影响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风险因素,雌激素类药物会导致受检查人员胆固醇水平上升,且血小板减少;应用利尿剂等药物,会使患者血钾浓度上升,使用砷剂药物则会引发肝功能指标异常。对于此类可能使用药物的受检查人员,医护人员需要在检查前询问患者的药物史,并且将长期使用药物情况标注于检验单上,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患者、检验操作和凝血几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要将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风险因素作为基础,制定和完善检验流程、操作和患者管理措施。

猜你喜欢
抗凝剂生化准确性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伴抗凝剂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