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2020-12-08 01:54:42葛丽丽
福建建筑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仙游县兰溪游人

葛丽丽

(仙游县市政管理中心 福建莆田 351100)

0 引言

公园绿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净化空气、提供休闲娱乐、予人放松心情的重要角色,是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植被是绿地公园的基本组成单位,错落有致及科学搭配的品种结构组成,不仅能充分合理地打造特色景观,“更能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与功能”[1]。基于不同区域的气候影响,城市绿地公园植被组成存在差异性。本文针对闽南地区木兰溪流域的滨海季风性气候地区特殊性,对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植被进行实地调查,为木兰溪流域修建更多城市生态公园提供参考与建议。

1 木兰溪生态公园区域概况

木兰溪生态公园(以下简称“公园”)地处莆田母亲河木兰溪流域上游仙游县,是典型的带状滨水景观公园,属于县主城区的中心景观轴。城市生态公园所在区域是仙游县城区最主要的防洪排涝流域主线,因而其建设目标是“建造集防洪、生态、人文、景观、旅游 等多方位的综合性绿地”[2],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木兰溪治水理念”的重要举措。公园总占地面积67.54hm2,位于木兰溪主河道右侧,临侧岸线总长度12.28km,平均宽度55m;公园内种植各类绿化景观植物,利用自然地形达到人工建设与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为仙游县居民提供一个风景宜人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公园植物多样性分析

园林植物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生长特征,如有观叶、观花、观果、观奇特树形等,且每个特征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木兰溪生态公园选取多种植物种类,以乔木为主,搭配小乔木、花灌木、色叶灌木、地被、藤本类等,形成多层次复合绿化格局。

2.1 乔木类

根据现场调查,木兰溪生态公园注重乡土树种的应用和复层植物群落的营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无需增加驯化培育费用,绿量充足,长势优良,能展现当地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公园在植物配置中主要应用50种乔木,主要分布有榕属科、棕榈科、桑科及樟科等4类,如表1所示。

2.2 灌木类

公园在灌木选择上,多选用常绿、色叶、花灌木为主,以规则式片植作为绿篱或分割空间作用,也有艺术性地独植、群植、丛植在地被和草坪上,常常修剪成球形或其他几何造型。灌木类主要引用35种,主要分属锦葵科等,如表2所示。

表2 灌木类主要品种信息

2.3 地被类

公园地被类植物主要以草坪为主,如马尼拉草,还有低矮、爬藤类等植被,不仅美化了阴湿环境下裸露的地皮,也增加了公园垂直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局部空隙种植了枝叶繁茂的植物,分属于山茶科、旋花科、鸢尾科及景天科等。

3 植物配植方式分析

3.1 植物配植模式

植物配植模式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大大小小组团搭配,艺术结合,三三两两,建造园林景观群。建立“上层大乔木、中上层观花小乔木、中下层色叶花灌木、下层地被”的自然群落式种植[3],再结合人工艺术的磨合,从营造出人与自然统一协调的园林景观。根据季节更替变化,了解各种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开花结果,则能实现每个季节都有花可赏、有景可观的美好愿景。

3.2 植物配植方式

植物配植方式多式多样,一般而言,有规则式、不规则式、混合式3大类。按配植的方式分,基本为以下5种形式。

(1)独植

独植是为了显示个体美,一般采用吸引视线且独具一格的某株奇异、奇特的植物品种[4],如在开阔空旷的大片草坪上、花境中或者某个交叉点、转折点等处种植单棵一枝独秀的树种,让游客能够在与周围的环境相比较中突兀视野,把游客视线焦点转移到该独植树上。

(2)丛植

丛植是由几株同一品种的园林植物较为联系而紧凑地栽植在一起,形成小型整体的林冠线。发挥种类的集体作用,有较强的整体感,在艺术上强调整体美。

(3)对植

对植是规则式地左右对称种植,强调视觉的对称平衡状态,常常在广场入口或其他对称式处两边种植同类植物,给人整齐美观均衡的视觉感受。

(4)群植

群植是大量的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的乔木或灌木种植在一起成大面积的纯树林或混交林[5]。群植占地面积庞大,在绿地景观中可作为背景或伴景用,群植不但具有大体景观效果,还可产生较强的生态效应。

(5)散点植

散点植是以单株或几株作为一个单位,在一定面积区域内进行有韵律、有节奏的散点栽植[6]。该模式着重强调规律、节奏呼应的动态联系,其效应犹如许多优美的音符组成一个动听的旋律令人心旷神怡。

3.3 园林空间类型

园林空间类型设计,主要立足于提高公园娱乐休息功能效用、观赏性美感及人居环境的空间体验感等,是将生态公园在空间连续性上进行全方位与广维度的多元化设计,旨在为游玩公园人群提供优良的空间错落体验。其此,公园设计通过地形条件、高矮植被及诸多附属建筑、山石的合理配置,优化原有空间特征,将木兰溪生态公园的园林空间变化分为开敞空间(图1)、半开敞空间(图2)、覆盖空间(图3)及竖向空间(图4)等4种主要差异性空间类型。

图1 开敞空间

图2 半开敞空间

图3 覆盖空间

图4 竖向空间

基此,通过空间开合感,产生了拉近与延伸的视觉距离感,在空间尺度调节、层次丰富感及环境渲染角度营造了开阔、热情、含蓄及灵动的氛围,给公园观赏或活动者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并净化心灵等多重效用。

3.4 空间类型实例分析

(1)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周围一定面积内不种植植被,或只种植低矮型地被、草坪,给游人提供视觉上的广袤感,并给游人提供小型聚会及拍照等活动空间,如图1亲水平台广场,视线开阔,面朝木兰溪流域,一览无余视觉感受,给予游人开阔且山水交相相映的美感。

(2)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四周,部分植被种植丰富遮挡视线,部分种植低矮植被或不种植。通过高大乔木进行空间维度划分,给来往游人的行为作出了标示,并在局部空间提供遮阴及穿行等条件,增加了在空间内的归属与私密感。这种半开敞空间,往往是生态公园的各大景观间的链接线路,在视觉上可让活动其间的人群产生若暗若明的层次感,游人在此处既可穿行、锻炼,也可拍照,如图2所示。

(3)覆盖空间

覆盖空间位于公园较为平坦且来往交通汇聚区域,游人流动性大主路处,此处安排种植高大乔木,可以在上层空间提供充分的遮阴效果,中层不设置低矮灌木,可以为游人提供观景视线条件;底层添加不同类型娱乐、健身及运动器械,能为来往游人创造了休憩、聊天、玩耍及嬉戏的空间及条件,如图3、图5所示。

图5 榕树休闲广场

(4)竖向空间

竖向空间周围由密集植被围合,可以使上方顶部视线开敞。如图4所示,小径两边由规整式绿篱和密集排式乔木组合成顶部开敞的竖向空间,给人一种较安全、私密的感受。

4 公园植物季相结构分析

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春夏秋季景观明显且富有特色,但冬季开花品种单一。虽然大多数植物每年只开一次花,但有些品种一年内有多次开花的习性。如蓝花楹分别在每年3月、9月都会绽放花朵,还有四季桂、紫玉兰、连翘、月季等也是一年多花期,有些品种花期可以连续好几月甚至半年,如黄花槐从3月一直开到8月;火焰木甚至一年四季开花。根据现场一年四季的观察季相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季相分析表

5 公园主要景观实例分析

5.1 沿岸线景观实例分析

木兰溪生态公园两岸滨水绿道景观配置如图6所示,滨水绿道在公园景观中起到了衔接串联起各个景点作用。规划设计该段园路重点打造春季景观,沿溪岸弧线等间距种植垂柳,形成柔条拂水的效果。下层间接段片植花灌木与色叶灌木,如美人蕉、月季、紫花芦莉、三角梅球等营造色彩鲜明的花海景观;园路另侧底层种植常绿灌木如黄金榕、鹅掌柴、灰莉等。中层点缀小乔木如鸡蛋花、小叶紫薇、紫叶李、桂花、红枫、木槿等开花小乔木。上层种植冠大荫浓遮阴效果强的大乔木如小叶榕、芒果、香樟、秋枫、羊蹄甲等,产生真正的风景在路上之效应。通过这样层次丰富、色彩缤纷的各类植物搭配,创造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观,给游人一种生动、明快的感受,同时视线随着柳叶的拂动,感受溪水波光粼粼的灵动,给人清新十足的美妙体验。

图6 滨水绿道景观

5.2 华棕林景观实例分析

在木兰溪生态公园的洪桥段种植着一片的华棕林,棕榈科植物与一般乔木不同,树干笔直通顶、干净利落,高大挺拔,给人一种清新秀丽的美感。如图7所示,在1.5m宽的林间小道两旁列植着树龄相同的华棕列队,左侧片植华棕林,营造疏林草地,秋天在夕阳的沐浴下,小朋友在草地里嬉戏、游玩,给人创造一种热带风情与异国情调之感。而冬季华棕老叶干枯,颜色灰白,片片老叶垂下包在树干上长时间不掉落,像把把蓑衣大伞撑在树干上,形成另有一番特色的景光,给游人不一样的感受;加之,园路铺砖别具特色与华棕色彩相呼应,精致美观,人走在里面,犹如进入画中般清新美妙。

图7 华棕林

5.3 榕树休闲广场实例分析

榕树在福建历史悠久,经过岁月洗礼,邻近仙游的福建省会还有榕城之名。大榕树冠大荫浓,一棵树龄高的大榕树冠幅可达10m左右,且四季常青,是地地道道的乡土基调树种。夏季艳阳高照,利用大榕树的特征,这里丛植了几株大榕树,局部形成绿荫如盖,树下凉风习习的乘凉佳地(图5)。同时在树荫下布置各种运动器材,可以提供游人在乘凉之时锻炼身体,特别适合老年人在这里的运动交流。树荫外烈日灼灼,树荫下郁郁葱葱、欢声笑语,阳光透过层层叶片洒在地上,形成斑斑点点的细碎繁星,给游人不仅提供了乘凉锻炼交流场所,还增添了一种奇妙趣味的感受。

6 结语

实地调查表明,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植物种类丰富、绿量充足、乔灌草总体结构较为合理,其中常绿品种应用充足,但落叶品种较为单一,可适当增加季节性落叶树种的种植以增加景观效果的多样性,如梧桐树、银杏、柳树、鸡爪槭、五角枫、山桃树、黄栌等;陆生植物搭配模式合理、空间营造多元,但水上植物搭配较为薄弱,除了木兰溪北岸有部分片植的浮萍外,再无其他水生植物。可适当增加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品种搭配,使水上景观不仅富有空间层次而且大大增加水景的观赏性,如菖蒲、水葱、旱伞草、灯芯草、荷花、睡莲、丘角菱、金鱼藻、黑藻等。

公园植物造景的精髓在于如何巧妙地在有限的空间里应用不同植物品种、植物形状、植物色彩进行上中下层的疏密搭配,使之围合或者分割成不同功能的空间景观,给游人带来视觉上美的感受。基此,对仙游县木兰溪生态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植物建设后期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特别是卫生保洁和绿地杂草清理、行道树及植被修剪、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日常工作。由于难免存在一些人为破坏因素,导致某些绿地黄土裸露、卫生不佳影响整体美观,管理人员应严格落实公园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2)由于滨海季风性气候地区的特殊性,仙游县每年夏季时常会受台风影响,因此植物品种选择在同等观赏效果前提下,建议优先选择根系深的抗风树种,或在风口处种植大面积抗风林,保护城区减少台风破坏,或增加一些抗风措施保护园林植物,例如,给乔木在1.5m~2m胸径上做镀锌钢管支撑架,固定支撑树干,保护乔木受巨大风力摆摇;同时,在台风来临前,对所有植被进行合理修剪(对于速生树种可以大修),可以增加风力穿透性,减少风力破坏。

(3)注重病虫害防治。“防”,即在苗木进场前必须严格把关苗木的检疫,以免随苗木带入外来虫害感染;“治”即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以防感染面积扩散,如盆架子的木虱感染、天竺桂的灰霉病感染等。

(4)基于园区内缺乏必要的植物简介,可以在每种植物上挂牌,标明学名、拉丁名、属名、植物用途等基本信息,让入园活动的广大群众增添植物知识,提高保护植物意识。

猜你喜欢
仙游县兰溪游人
王爷爷的手机密码
误上“贼船”
地铁上的九座城
新民周刊(2022年9期)2022-03-25 00:29:50
畅游“水乡古镇”
科教新报(2022年5期)2022-02-28 09:06:45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纺织机械(2021年2期)2021-06-04 07:57:54
马蜂蜇人事件
中学数学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及技巧
数学大世界(2020年5期)2020-06-22 09:51:50
登神农顶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16
桃花朵朵开
参花(上)(2013年11期)2013-06-10 1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