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育有效途径

2020-12-08 13:45:45黄雄辉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黄雄辉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二小学,江西 抚州 344100)

引言

小学数学是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的基本认知,以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良好兴趣与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没完成好,后续的学习可想而知,而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有学困生现象的出现,其成因也较多,分析学习困难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有效的将学困生拉出泥潭。

一、探究学困生的学困成因是关键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前因后果,探究学困生究竟为什么学习困难,是智力因素跟不上,还是学习习惯不好,还是学习方法不当,又或是学习兴趣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困难,不同的学困生又不同的学困原因,只有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学困成因,后续才好制定更具针对性、更有效果的转化型教育,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补强短板。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驱动力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来,对于学困生来说,数学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个别严重者更会产生恶性的厌学情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下,学困生会消减厌学情绪,融入到教学中。而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教师改变严肃的教学面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注意交流沟通的语言艺术,展现语言的真善美,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而是一件有趣的事,久而久之,学习氛围会变得轻松且活跃,学困生的学习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因此,要尝试用一切办法来提高学

(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困生的学习兴趣,常见的方法包含却不限于1.良好的课程导入:给学生设置一些有趣的悬疑点,利用小学生对未知事物充分好奇的天性,提升学习兴趣;2.生活化教学:数学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如将运算题中加减乘除的物品改成常见的水果,将应用题的人物改成动画人物等,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习兴趣;3.游戏化教学:比如知识点的快问快答、数字抱团(教师给出一组算术题,学生根据算出的数字抱成团)等,充分利用小学生好玩的天性,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入情感教育:引入情感教育,让学生产生更丰富的情感,用情感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不错的方法之一,比如给学生讲家长工作的不容易,比如让学生畅想未来的生活,再分析想要达成未来美好的生活需要哪些努力。

(四)奖励机制:良好的奖惩机制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对于班级以及家庭都是一样的,记录学困生当前的学习成绩,如果后续有所提高,或达到某一标准时,给予一定奖励,让学生收获更多幸福感和满足感,转化成学习的驱动力。

三、多维度、多方式解决学困生在学习中的困难

(一)专项提高:上文说了分析学困生学困的成因,这里就是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计划,分析学困生学困的成因,究竟是哪方面造成学习困难,例如某一学生计算能力差,则要重点给学生讲明算理算因,再通过多元化的算式题来提升。

(二)分层教学:学困生与正常学生的学习进度是不同的,因此展开分层教学,给正常学生正常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量,而给学困生相对较低的学习目标和较少的学习量,往往更贴合学困生当前的学识基础和学习水平,有人会觉得这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事实上,分层教学是不给学困生产生学习压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学困生会从泥潭中走出来,重新归入正常学生的行列,再加强要求,逐步提高,往往更加有效。

(三)运用多元、且贴合学生特点的最有效教学方式:常见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际结合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在多元的教学方法中,运用最特和学困生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学困生切实有效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

(四)合作学习: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能起到以强带弱,以优带差的教学目标,也会减轻教师负担,在各方面的帮扶下,学科氛围会被改善,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加强,随着时间推移,学困生总会走出泥潭[2]。

四、教师给出合理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合理评价有助于学生收获更多满足感和幸福感,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大多数学困生都比较自卑,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对于学困生学习上的长进,哪怕只是轻微的一点,都要给出肯定和鼓励,让学困生明白,教师并没有放弃他们,相反还在时刻的鼓励他们,加强与学困生心理上的沟通,让学困生收获更多满足感和幸福感。

五、结束语

上文分析了一些学困生转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对于学困生转化教育是长远之计,而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有充足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