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0-12-08 13:45:45李元波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李元波

(德州市潘庄灌区运行维护中心,山东 德州 251200)

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已经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也不例外,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明显提升管理效率。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投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而在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实现水利工程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有序进行,为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

首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能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能极大程度降低外界环境干扰。同时信息技术设备能提供辅助作用,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在水利工程中的施工效率;再次,应用信息技术后,不仅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水平,还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改善的工作效率;最后,在以往水利工程管理中,都是由专人负责,极易受到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主观性以及自身技能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工程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果。但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最大程度避免水利工程管理受到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而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应用

(一)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由于自然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农田中的水利建设必不可少,并且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农田中的水利建设要求也不断提高,另外,水利灌溉也属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信息化时代,现代的水利灌溉也不再是传统的人工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使水利灌溉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灌溉效率,降低劳动力,使农业发展速度加快。比如,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其中就使用到信息化技术,通过远程监测系统的使用,能够对水利灌溉进行监测,并且利用传感器对水利灌溉进行反馈,对水利灌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灌溉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问题。比如,农田中出现缺水情况,监控系统发现之后,就可自动控制灌溉系统,执行让灌溉系统施水的命令,因此可以自动、及时的解决缺水问题。

(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仿真技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能够让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迅速。因为计算机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相关的施工,从而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相关施工参数,还能够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使得施工方式更加合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能够通过仿真解决工程中的突发问题,还可以降低工人们的工作强度,让施工管理变得更加合理。

(三)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建立相关的施工管理系统,如果该系统建立合理,能够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发挥作用,起到科学管理的作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该系统的建立就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另外,当前信息化技术发达,构建其他方面的信息管理软件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将其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软件,并且对软件的功能进行优化,从而对水利工程达到综合管理的作用。

(四)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一般来说,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等各种各样的工程数据,都会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产生,如果仍在采用以往人工记录和分析方法,就会降低数据应用有效性。但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水利工程数据库进行更加完善的构建,融入程序设计理念,提高数据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将抽象学思想融入数据库技术中,还能保证数据处理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数据库系统,既能方便信息查阅,还能实现存储、改正、分类处理数据,只需输入分类序号或关键词,即可调用有关数据,大大提升了获取数据的效率。

总结:综上所述,在当代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进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施工质量,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使中国水利工程发展更加迅速。通过建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日常所需的管理服务。但是通过信息化技术设计的系统还存在不足之处,仅仅只是对系统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日后还需要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实现和优化系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