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群
(河北徐水综合高级中学,河北 徐水 072550)
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源里,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而构建一个具有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在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题目,指导学生运用一些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将探究式教学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这样能够让语文教学更加地贴近生活,进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主体,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这两者之间以课堂为纽带联系起来,此时的课堂就是一个“信息场”。信息场中存在着“场力”,包括“场引力”与“场斥力”,此二力的施力者便是教师与学生。“场引力”是一种和谐的教学关系,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一种教学氛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关系经常是“场斥力”,其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师生之间的心理对抗。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师生之间不能彼此理解,很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情绪低落、教学中信息量减少和信息传递不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主导和控制高中语文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大致概括为:以教师(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灌输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输出,重视问题的“标准答案”,而忽略问题本身。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却恰恰是探究能力的基础。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探究,但是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探究。
“心理定式”是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做出行为反应。在不变的情境中,心理定式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并迅速地做出反应,但在变化的情境中,心理定式则会阻碍人们寻求新方法。如今,各个高中学校均已意识到探究式教学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迫于高考压力,家长的热切期望,教师仍不得已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即使学校和教师再重视探究性学习,师生也会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心理定式影响,而无法真正使探究式学习落实到实处。
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不只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一个语文探究活动的组织参与者,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探究语文知识。教师的巧妙引导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语文知识的积极性。要想为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解读课文,给他们创设问题。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利用多种方法导入,比如情景、问题悬念等。在方法的选择上,导语的设计要让新课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目的性、启发性形象性,要按照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随机应变。
1.更新教学观念
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根据其学习、探究的需要,提供材料、信息和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条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学真正变成学生思维创新的平台。
2.转变教学行为
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
3.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探究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其落脚点在于知识的综合和运用,对教师的知识要求是很高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懂常用的科研知识、会常用的信息技术、熟悉教育心理知识等。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审视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此,教师必须终身地学习,不仅学习本学科内容,还要有兴趣探索其他学科,注重各学科的渗透,紧跟时代,不断进取,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
1.转变学习方式
由于探究式教学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学生必须改变原有的学习观念,转变学习方式。由于传统的课程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它把课程内容看成是预定的、固定的、确定无疑的东西;而在探究式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是以经验为本位的,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有很大的转变。具体地说,探究式教学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即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参与式的、活动式的、行动式的。
2.树立创新的意识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习的探索性,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地完成知识的发现和总结,促使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提高探索意识和增强探索能力;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提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高中语文学科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推动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在探究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全程指导,提供教学支持和技术支持,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