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刍议

2020-12-08 13:45:45柏玲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柏玲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东史端镇南北里小学,河北 保定 072550)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地区的孩子见的东西少,见识也有限,写作文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一、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话

其实,早已有名人学者对作文做过精辟的论述。汉代哲学家王充认为“文由语也”,清代诗人黄遵宪主张“我手写我口”;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多次提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因此,我告诉学生“作文就是写话,怎么说就怎么写。”显然,这样简单明白的回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当然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完全是一回事,不能把一段无头无尾的话写下来都当成作文。为了让孩子记住作文就是说话、就是写话,我把参加教师培训学到的一首儿歌《作文是什么》教给了我们班的同学:作文是什么?作文是说话;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写话;心里想什么,口里说什么;口里说什么,手上写什么;说真话,不害怕;说假话,爸爸打。说得好,写得好;干嘛不打开话匣匣。当孩子们大声朗诵这首作文歌时,我从孩子甜甜的脸上看到了满意的笑。

二、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多读。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在小学语文第五册《秋天的雨》,要求摘抄“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花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学生积累了这些好词、好句,在这个单元的习作训练中写秋天的图画时,他们就可以有词可用、有话可说了。

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1)鼓励学生积极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建立了一个图书角。每个学生都能随时随地借阅。(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要求每两周换借一次图书,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3)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二)多写。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在四年级时,我在教室的角落准备了一个花盆,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几颗南瓜种子种在其中,要求学生每天浇水,观察,三天写一篇日记。一个月后,我就以《南瓜生长记》这个题目来写作文,学生都能找到内容来写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三、注重学以致用,坚持以“说”促“写”

小学生的知识有局限性,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 为孩子创造演讲的机会。

(一)利用每天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故事,逐步提高说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由易到难,先照着书讲,训练一段时间后要求脱稿。教师要注意掌握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利用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让学生轮流上台“自由讲话”,内容不限,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但说话时间应由短到长,说话要求也是由易到难,分时间段逐步深入。

(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作文直接挂钩,由观察到说话、由说到写,读写结合、以说促写,不断协调说与写的关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稳步提高。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我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我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是坎坷不平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