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南关小学,河北 承德 068355)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丰富小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趣味性、娱乐性强,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是小学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种全新的将小学体育教学和游戏融合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本在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将小学体育教学与游戏结合的方法。
部分学校以“教师讲授动作要领、学生单纯模拟动作”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过于注重体育规范化教学及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学习兴趣、良好习惯的培养。
目前,学校安排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一成不变,并呈现固定化、枯燥化、模式化倾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尚未纳入教学体系中,甚至还有学校并未为学生订阅体育教材,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课内、课外学习。
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以学期考试为主,教师主要考查学生体育动作的规范性,一方面忽视了学生对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只以期末考查作为参照标准,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监督。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学校不安排体育考试的情况,不能测查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一般分为娱乐性体育游戏和专项性体育游戏,无论是娱乐性体育游戏还是专项性体育游戏都有相同点,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和娱乐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体育游戏的设置一般都是在设定的场地或条件下进行的,场地或所用的器材也是经常变换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参与的兴趣。体育游戏的设置都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要完成游戏必须遵守体育游戏规则,因此经常参与体育游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小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跑、跳、投等基本身体能力,进而提高其身体综合素质。小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其听力、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手脑协调能力等,而且还有助于其团体意识、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等的培养。
针对上述提到的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意义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实施体育教学与游戏的融合极具现实性、紧迫性,具体策略如下。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却必要的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讲解外,还可根据课堂进程的特点选择一些游戏活动作为辅助教材。比如在课堂准备部分选择的游戏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体育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主体部分选择一些能活跃课堂气氛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小学体育跳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有利于跳高的起跳、摆腿游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舒展。在课堂主体部分,教师讲解完基本跳高知识和跳高技能,可给学生安排一些发展上肢力量的游戏,如“抛实心球比赛”“推手比赛”等,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平衡。
体育游戏教学要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保持基本传统地础上添加一些趣味游戏因素,但游戏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选择相匹配的游戏类型,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互帮互助、配合、尊重、忍耐、服从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游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还陶冶学生情操、塑造优良品质。
教师在创新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这种教学方法要体现创新性。具体来讲,可采用儿童化角色任务法、结合多种新奇游戏法、以游戏激发自由发挥法等,教师通过设置新奇、创新性游戏,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游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信心。
综上所述,将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和方法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生活实践结合是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合理组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