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清兰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中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提出问题能让学生对学习活动充满斗志,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深邃的思想,通过简练含蓄的语言是很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发掘文章的内涵。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勾画出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和段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步,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
比如,在全面讲解这节课时,教师首先要对《纪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明确这是作者在经历“三一八惨案”后写下的文章,为学生的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固定的自由阅读时间,安排学生通读全文,边阅读边勾画出其中不理解的句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学生在阅读时不断思考,就会对作者为什么对“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但是我还有话要说”这些重复的句子产生疑惑,对这种写法是否累赘多余产生质疑。这时候,学生就会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就可以把握好机会导入全文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文章的行文结构,初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问题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抓住正确时机设置教学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参考,对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详细地讲解和分析,加深对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印象。把握好问题的切入点,以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展开教学,可以有效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学习状态,全面剖析整篇课文的内容。
比如,在课堂上,学生先前提出的课文中重复出现的句子,对于作者“但是我还是有话要说”的论述,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一起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情感。为了更全面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把这个问题细分为多个问题,作者想说的是: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遭到迫害的青年、刘和珍的人物性格特点、遇害方式、人们对刘和珍的评价。其次,教师要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解决以上提出的小问题,对作者“无话说”和“有话要说”表面的矛盾进行论述。进而突出作者的“有话说”是为了点醒当时的人们,告诫幸存的勇士要选择正确的斗争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对整篇课文有全面的把握,掌握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加深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在借助问题式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效把握学生问题的教学线索,对课文中有内涵的语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真正解决课文理解中的各种困难。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引导和点拨,彻底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和不解。只有抓住问题的线索,教师才能更加明确教学的方向,抓住教学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最后的讲解课堂中,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更多有深度的问题。如:作者在此文中称刘和珍为“君”,是为了表达自身的敬意,那么在本文第一段,又为何把程毅志称作“程君”?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讲解“君”这个称谓的来源,这种称呼一般是对伟人的一种尊敬和崇拜,作者称“刘和珍君”是为了表达对这位人物的称赞和敬仰,为了纪念这位人物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和思考课文内容,深入探究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内涵。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学好语文课程的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把握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点。同时,在讲解每篇课文时都要把握整体脉络,立足整体,抓住问题教学的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