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心脏外科手术中胸骨正中切口使要劈开胸骨,横切口要撑开肋间隙或切断肋骨,因为手术切口位于肋间,其神经和分支会受到损伤,所以心脏外科手术的创伤较大,疼痛感明显。
手术中管道比如气管插管、尿管儿以及胸腔引流管等都可能刺激患者身体感官,从而出现明显疼痛感。
患者会因手术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这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认知,会因较大的恐惧感引发术后疼痛,并会延长疼痛时间。另外,术前的心理刺激也会直接影响术后疼痛感。
患者本身的性别、年龄、文化差异水平、抗病经验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自身的疼痛感。另外,手术和术后治疗环境和治疗仪器的声音刺激等都会引发患者的紧张情绪,让其出现并加重疼痛感。
1.加强心理护理
心脏病患者外科术后疼痛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是伤口的疼痛感会对患者的心脏负荷、血液动力学、饮食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所以术后疼痛护理的有效进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给患者的身体康复提供重要基础。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构建良好的康复治疗环境,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良性暗示,引导患者降低疼痛意识,可以带领患者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帮助其缓解疼痛感和焦虑的心态。
2.开展疼痛教育
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感和止痛药,让其掌握正确的疼痛评估方法,了解深呼吸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式,让患者了解止痛的重要性,并形成对疼痛的控制感,同时要让患者明确及时提出疼痛感受或及时止痛是帮助其更好恢复的重要因素。
3.改善ICU 环境
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在安置患者的时候要秉持分室放置的原则或依照病情程度进行病室区分。尽量不要让患者面对抢救场面,以此来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要将诊疗室和病房分开,尽量不要让患者听到设备仪器发出的声音,在为其展开治疗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其紧张的情绪。
4.完善管道护理
因为各种留置管道会让患者感到身体的疼痛和不适,在手术后一定要妥善固定,术后取半卧位不仅能够帮助胸腔引流还能够减轻切口张力所带来的疼痛感。特别要注意的是,防止管道因牵拉变形所引发的疼痛,留置体内的管道要在病情发展稳定后及时取出。
5.伤口固定
手术之后要用胸部固定带约束伤口,防止病患因咳嗽或用力使胸骨过度扩张而引发疼痛。医护人员要让患者能够自行控制疼痛,可以通过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在胸前放置抱枕减轻疼痛,也可以带领患者掌握按压伤口以减少疼痛感的有效方法。
6.针对小儿的特殊护理措施
在护理小儿患者的时候要通过安抚法和注意力转移及催眠的方式让其降低疼痛感。安抚法主要是通过使用橡皮奶头安抚、摇抱等方式来让小儿稳定下来,对待一些年龄小的患儿,要按照年龄特点采用游戏法、抚摸法等方式帮助其降低疼痛感。除此之外,可以使用注意力转移和催眠的方式转移小儿的注意力门,减轻其疼痛感。催眠是视觉转移的一种发展形式,可以让患儿更加安静的接受治疗,主要是通过哼唱歌曲轻拍幼儿身体等方式让幼儿的思维处于幻想当中而忽视病痛所带来的不适。
1.注射镇痛类药物
日常自然中最常见的给药方法注射阵痛类药物,这种方式会出现注射位置疼痛、止痛时间短、需要多次注射并且血药浓度不稳定等缺陷。
2.口服阵痛类药物
口服鸦片类镇痛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这种阵痛方法风险和操作要求和技术风险较低,但是效果和阵痛时间不确定。
3.患者自控止痛法
当患者感到疼痛加剧,可以通过按压控制按钮将准备好的止痛药由静脉套管注入。这种方式操作简单易用,可在较短的时间达到效果。因为多种血管活性药物共用中心静脉导管,可能会影响血管活动的药物效果。
4.微量泵泵入镇痛剂
这种方式是通过设定微量泵速度静脉内持续输入,设立力量速度耐力持续输入控制减轻痛感,操作简单,能够降低并发症的产生,保证术后循环工作的顺利进行。微量泵持续输入异丙酚和咪唑安定能够有效降低疼痛,但是会增高脉动脉压力。因为受传统治疗模式的影响,一般护士在进行这种方式的操作时会更为谨慎,有可能会影响镇痛效果。
5.间断静脉推注镇痛药
这种方式一般和镇定类药物共同使用,在推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血液动力学病情变化,如果血压明显下降,要及时停止,并及时补充血氧,保证血压回升到正常状态。
6.胸段硬膜外麻醉和阵痛
胸段硬膜外麻醉和镇痛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后阵痛具有良好的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能够强化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对早期气管拔管有明显效果。
心脏病患者外科术后疼痛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是伤口的疼痛感会对患者的心脏负荷、血液动力学、饮食等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所以术后疼痛护理的有效进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患者的身体康复提供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