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

2020-12-08 03:46:15
魅力中国 2020年19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大学生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多元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也带来了势不可挡的信息流和技术流。现如今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APP,云计算等等现代性媒体技术运用普遍,尤其是微博,微信QQ 等等软件更是拓展了社会道德文化的空间。但是这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网络社会道德问题,就像是开放与共享,自由与发展等,这种现代意识和道德精神使全新价值观的构建,由于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严重冲击了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当代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路径探索的过程中,要坚决杜绝网络暴力,网络犯罪,校园网贷等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坚决杜绝这一系列道德问题污染网络环境,引领良好校园网络文化浪潮。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引导作用,这也会是影响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教育内容。当前高校的学生构成比较复杂,他们来源于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这些都是高校的教师需要重点加强教育的内容,要把学生往正确的道路上引导,让学生在挫折中能够逐渐强化自己的受挫折能力。而不是等到毕业进入社会出现摇摆不定,抱怨烦躁的现象。德育的发展就要利用好网络的积极性特征,紧紧跟着时代的潮流走,在德育建设方面从多角度考虑,适当的依靠信息化网络实现学校德育管理,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1]

(二)消极影响

网络虚拟化也提供给了学生便捷的交流空间,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方式。而有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过分沉溺于虚拟环境,就有可能导致学生漠视周围的真实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近来网络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具有明显的两面性,虚拟网络的漏洞又无时无刻地不在侵害着学生的生活。

二、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价值观不清晰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以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学生已经逐渐的养成了被动学习的学习过程,大多数学生只会坐在座位上安静的听课,而对于提出问题和思考讨论这两大环节,已经逐渐淡化。当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思维不再产生碰撞,而是处于平行直线的状态,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只是将知识性测验作为最终的考核标准,这种教学模式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二)学生德育的知与行相脱节

德育原则中知与行的相互统一,对大学生来说有重大的意义。现代大学生价值观概念混淆不清,一味追求网络评价,并没有自己的标准,已经分辨不出对错和美丑,甚至严重过度认为个性才是最好的。而且在道德认知上,他们只想收获不想付出,丝毫不尊重别人的意见,却有强制要求别人对自己以礼相待,只想享受权利的同时而不想尽到任何义务。只是想先私后公,先维护好自己的利益,才能够与人和睦相处。这种道德认知的脱节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进行。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各大高校必须要从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入手,如各大高校可以借助知网检索的方法,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拒绝各类论文抄袭的行为。除此之外,在校园网站以及论坛平台,微信公众号以及贴吧上都可以进行德育思想的传播,让大学生能够浸润在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提高网络意识,加强校园网络监管

高校提高网络意识与时俱进,同样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提高学生的网络意识,加强德育建设刻不容缓。高校可以从德育教育网站的建设出发,来增强教育教学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的意识,促进学生德育能力的提高。加强网络的监管,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就是进行常规机构网络德育内容的宣传和定期检查,尤其是对大学生论坛的监管。很多学生了解到有关学校的信息,主要是从大学生论坛上得知的,因此高校对于学生中某些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和教育。其次就是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对破坏校园网络安全的不道德行为,给予严厉及时的打击。[2]

(三)营造良好德育教育的课堂氛围

德育教育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要想改变现代德育教育只存在于表面的现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与生活和社会相关的德育教学内容,而不仅仅是只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德育知识上。因此,在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个体道德的发展需要,但同时也要将这个需要同国家民族道德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课堂氛围。而在德育教育内容的制定上,也要体现德育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真正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在这些德育教育中,同时也要体现出公民应该具有的道德责任心,社会责任感等等。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的合力,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德育在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形成科学正确的德育观念。德育教学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同样也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思考,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创新型和发散型的思维。[3]

无论我国经历多少年的变迁,镌刻在心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忘,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承人,更要从小树立起懂礼仪,讲信义的思想。德育课堂上可以举办一个”诚信故事会”,每位同学都分享一个自己的小故事,是严格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还是拾金不昧。这些都能够希引起其他学生的兴趣,还能够给其他学生带来鼓励和启示,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共同制定一个课堂《诚信公约》,利用这份公约督促学生都要遵守诚信准则。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做好榜样作用,对讲诚信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激励,使班级中形成明礼守信的风气。这样一来,被表彰的学生会更加努力坚守自己的诚信准则,而没有被表彰的学生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

(四)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社团文化在当前的校园中并不少见,甚至已经流行了起来。在进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运用到网络的力量进行传播和宣传,让多元化的社团活动能够传播到每一个大学生的耳中,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在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参加的兴趣,同样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认知。兴趣社团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文学社可以开展相应的读报和剪报活动,思想品德社团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考察活动,举办班级文明礼仪活动等等。而一些体育运动社团,像是羽毛球社或者是街舞社,也可以积极的举办相应的竞赛活动,为学校增添光和色,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帮助学生走进更多兴趣领域。团结互助,同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

总结

综上所述,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去探索大学生德育的路径,时刻关注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在大学院校中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有关思想品德的正确方向的教育,但是他们同样也会受到社会和网络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在高校中开展德育教育课程。坚决守正创新网络德育的新方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道德优良,品行端正的新时代大学生。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