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广西 岑溪 543200)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中,教师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掌握到所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就一定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当学生通过自身所学习的知识成功解答课本上的习题时,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因此,在改革的浪潮中,教育学生通过画图的形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就被提出来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更能通过图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及学习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渗透画图策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在小学数学改革方面需要得到帮助的同僚。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都知道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对于数学教学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一些数学老师在遇到比较难的问题时,都会在通过画图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其实在传统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但由于受到各个外界因素的影响,画图教学的难度较大。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学习。
但是在运用画图教学的过程中,很少有老师会对学生进行画图指导。除此之外,甚至还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对画图教学没有合格的认知,单纯的认为在课堂上画图时在浪费时间。一旦老师有了这种想法,那么课堂就会因为没有合格的图画变得更加枯燥无味,课堂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设备也不够优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对画图教学加以关注,长期以往教学质量就会受到不良影响。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通过语言表达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学生的脑海中很难形成对知识网络的合理构成,知识点犹如散沙。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将知识点进行梳理,也无法形成良好的画图分析习惯,对于日后学习数学也有着不好的影响。
教育虽在改革,但应试教育毕竟在我国教育界统领了这么多年,想要在短期内完全改变教学形式基本是不可能的,应试教育仍对学生和教师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仍是只重视学生解题的结果,而不是解题的过程和思路。这种现象就是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是反映了教育者自身对画图教学的意识不够强烈。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在他们的脑海中,还未能形成良好的、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系统,对于知识点接受和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画图教学的新模式,一定能帮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节约时间、提高正确率。在利用图形解题时,学生的脑海里会有一定的知识框架,如果学生能够保持画图解题的状态,不仅仅能够提高做题效率,更能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初高中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想要锻炼学生的画图能力和画图意识,首先就是要求教师本身能够做到言传身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在讲解数学题时,一手拿书,一手拿笔,在黑板上将题目中的内容进行展示,学生在老师念题目的过程中同样在草稿纸上进行画图。等到结束后对比自己的图和老师所画的图,如果有不同之处就对没有想到的知识点进行思考,长期意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快速解题,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由于小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身边进行指导。学生采用画图解题的模式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的过程,画图看似简单,但其实不仅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在画图过程中将题目中所想表达的内容进行树立和总结,最终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解题思路。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会画图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必学内容,更要让他们在学习某一门科目时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成长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