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76)
“十三五”期间,国家要求工业部门更多参与装备的维修保障,推进武器装备竞争性采购,各军兵种按体系、按目录选择供应商,民营企业进入,打破行业垄断,因此,对于型号的精细化管理、经营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未来几年发展的目标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型号需要面对部队实战化需求持续提升军品质量,通过质量提升工程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在队伍能力建设、质量文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质量体系建设、责任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找准转手和发力点,统筹推进,满足型号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
质量提升工程是为了推动航天型号质量能力全面提升,应对未来发展对质量工作的新要求,通过专用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质量提升目标的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作为某型号管理部门,针对型号自身特点提出了以“基础夯实工程”、“瓶颈突破工程”、“用户满意工程”为基本思路的质量提升方法,全面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工作开展。
强化指令管理体系建设与系统工程产品保证体系建设的融合,在人员素质、技术基础、信息化水平方面夯实基础。
针对型号研制中亟待突破和解决的技术瓶颈、影响产品质量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着力在完善产品的综合保障体系和创建实战化提升示范项目上下功夫,增强产品相关方满意度。
1.建立型号质量培训教材体系,推行型号岗位质量培训上岗机制,落实研制队伍上岗、转岗前质量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教育和培训,型号研制队伍的质量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与全级次供应商结合,建设优质供应链,持续推进古城控制规范、产品验收规范。通过修订型号外包产品供应商选择、监督、评价、激励及退出的管理制度,实施供应商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合格供方动态评价机制和方法,有效识别并控制风险。同时,带领型号个专业识别产品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明确强制检验点与检验要求,建立供方过程控制规范、产品验收规范体系。
3.完善新型号产品数据包管理,建立产品故障模式库、故障树库、案例与范例信息库。面向型号产品设计、生产、试验全过程,进一步论证和实施研制全寿命周期质量信息化建设。完善型号产品数据库要求,规范数据包内容,规范数字化设计、仿真、制造、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建立型号产品故障模式库、建立产品故障树库、建立质量案例信息库,推进与供应商单位间质量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结合型号要求及产品的状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分析型号研制中亟待突破和解决的共性瓶颈问题,特别是深层次技术问题。通过对型号产品分析,梳理出“开关电源出厂测试不满足测试覆盖性,易出现电源保护、中止输出”、“CAN总线控制器国产化率低”、“底盘典型周磊零件应力集中区域疲劳断裂”三大共性、瓶颈问题。开展了“开关电源负载边界条件研究”、“CAN 总线国产化攻关”、“典型周磊零件疲劳分析设计方法”攻关项目,突破该技术瓶颈问题,持续提高产品保证能力。
型号以超越顾客期望为理念,以好用、管用、使用、耐用的型号产品为目标,最大限度实现顾客满意。通过走访、巡查巡检、用户体验使用等渠道,收集用户实战化需求,根据军方用户提出的实战化改进意见,开展装备实战化提升工作,形成了某型号装备保障性技术研究及改进工作表,提高了用户满意度,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质量提升工程方法探索,与型号管理实施应用相结合,扎实推进质量提升工作,不断归纳总结质量提升工程的有效方法和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后续,为将型号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引向深入,需将质量提升工程纳入AVIDM计划管理,制定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审查、评价机制,及时对输出成果进行审查把关,保障型号质量管理长远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