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水务局,贵州 安龙 552400)
水库作为一种拦洪蓄水和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以及防洪、发电、灌溉、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小型水库占水库总量较多,是防洪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要认真做好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
从水库管理队伍看,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与手段,基层水库管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精细化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工资较低且部分水库位置偏僻,水库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队伍老化现象严重;从水库管理单位看,全省有近1/2 的小型水库无专门的管理机构,水库大多属农村集体所有,管理主体复杂多样,一般由乡(镇、街道)水利员负责面上管理,村级落实巡查员,管理力量薄弱[1]。同时,责任人体系也较混乱,按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人涉及防汛责任人、安全生产责任人、河湖长制责任人、生态环保责任人及其他相关责任人,这些责任人规定政出多门,存在同一工程有多个不同行政责任人的情况,多头管理、多头指挥现象较突出,遇到实际问题互相推诿。
较低的管护标准降低了水库安全系数,影响水库使用年限,增加失事风险。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手段方法有了较大改进,但总体上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不多,实时动态监测和监测资料分析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监测数据不够全面,监测数据传送和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不够及时[2]。如不少水库还没有入库、出库流量监测,大坝沉降、位移监测频次低甚至没有监测。
现阶段,水库标准化管理创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创标工作中也发现了以下问题:一是大中型工程与小型工程不平衡。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相对规范,而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没有管理单位和专业管理人员,标准化创建后有不少地方采取了市场化、物业化的维修养护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利工程脏、乱、差的面貌,管护主体和经费得以逐步落实,但也有部分工程创标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做到依标管理;二是区域不平衡。部分市县对标准化管理工作比较重视,进展较快且质量比较高;有些市县不够重视,创标工作流于形式,进展慢且质量差[3]。
水管单位需要在水库洪水、实际观测的基础上,针对水库中现存的质量问题或者是潜在的安全因素,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每年的水库维修养护,将问题消除在源头。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巡查制度,按照巡查频次、流程加强对库区的巡查,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使水库时刻处于安全运行状态,进而使得水库运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并实现最大化。水库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例如工程管理、大坝观测以及生产经营等,不同的内容虽相互独立,但实质上存在一定的联系,需要水管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性[4]。
水库运行管理的核心在于保证大坝安全。大坝安全出现问题,直接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直接影响水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增长。大坝管理措施作为保证大坝安全的主要措施,重点是加强观测、定期分析、加强调度,坚决避免超正常水位运行。加强管护人员业务培训,落实全天候值班值守制度,强化日常安全监测与巡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条件的水库可采用外包给专业公司的模式开展水库安全检测。水管单位需要定期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大坝安全性进行必要的系统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相关的运行管理措施。同时需要加强日常的数据采集,为后期水库加固除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在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并解决,形成一套系统、灵活的应急预案机制,不断提高应急除险能力[5]。
政府应对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引起重视,适当加大对水库管理资金的投入,要对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以及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给予资金保障。水库管理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加大引进专业人才的力度,为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应对水库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及业务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
各级政府和水库管理部门要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水利方面法律法规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倡依法治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特别是对库区周围居民,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一起保护水库设施设备,共筑库区安全防线。
小型水库在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在运行管理中出现了众多问题,不利于水库作用的发挥。因此,各水库主管部门(或所有权人)应严格按照小型水库管理规程,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以保证水库安全运行,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