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北京 100005)
最近,环卫作业中“以克论净”的话题再次发酵,随着央视名嘴白岩松的几句评论达到了高潮。用量化指标进行环卫作业效果考核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将“以克论净”应用在主要道路的机械化作业路面。同时,应推动市容环境一体化管理,将涉及尘土源头管理的绿化养护、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纳入大环卫,坚决反对传统环卫工人为“以克论净”背锅。
在所有的行业都在应用量化指标进行质量评估的时代,环卫行业也需要具有行业特征的量化指标来代替感官评价判断的市容整洁,“以克论净”即在此背景下提出,即以单位面积内污染物重量作为环卫作业效果的量化考核指标,考虑到路面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实际操作中主要以尘土残存量作为考核点。
住建部2008 年发布的《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评价标准(CJJ/T 126-2008)》提出了检测路段垃圾量(单位:g/m2)作为环卫量化考核指标之一,但并未做具体限量规定。2015 年7 月,全国城市环卫工作现场会在宁夏中卫市召开。会上,住建部肯定了该市城市道路卫生质量“以克论净”的做法,要求全国各地要行动起来,学习“中卫经验”[1]。而在2015 年4 月1 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DB11/T 353-2014)》中,提出要求路面尘土残存量一级道路≤10 克/平方米,二级道路≤15 克/平方米,三级道路未作规定。作为配套,北京市还出台《城市道路路面尘土残存量检测方法(DB11/T 1204-2015)》。随后,河北、河南等地纷纷提出打造“双五”标准,即垃圾落地5 分钟内捡起,每平方米微尘不超过5 克,“以克论净”已经成为了国内相当一部分城市重视环境卫生治理的象征。
虽然“以克论净”标准出台后在环卫行业内部也是一直争议不断,但以量化指标进行环卫作业效果考核是行业发展的共识。
这次争议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人直觉认为“以克论净”过于严厉,我们尝试用数据去理解。先列个公式:
环卫作业需要去除的尘土量=大气沉降量+地表新增量-考核要求残存量
先说说第一个变量“大气沉降量”。根据生态环境部5 月26 日向媒体公布2020 年4 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 城市降尘监测结果。数据显示,4 月,“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6.9~15.8 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为10.2 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11.3%。而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 号)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各市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9.0 吨/月·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9吨/平方公里·月=9×106g/106m2=9g/m2·月,折合到单日降尘量均值不足0.3g/m2·日。
再说说第三个变量“考核要求残存量”,也就是我们报道中像考古学者一样用小刷子收集后称重获得的数据。国内如北京等市容环境要求较高城市的一级道路尘土残存量为10g/m2,结合国家降尘监测要求折合单日降尘量均值不足0.3g/m2这两个数据,似乎这个标准也不是如此的不近人情。需要指出的是,道路尘土残存量和降尘量的测量方式存在明显不同:根据《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15265—94)》,降尘量的集尘缸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5-12m。
那么道路残存尘土超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知道,行人是会在道路上扔包装纸、塑料袋、烟头、果皮,但我们谁也不会在大马路上撒尘土。公式中第二变量“地表新增量”,也就是城市道路上的尘土主要来源为工地、道路绿化带和树坑等处裸露土壤、人行辅道砖缝(含破损后裸露地面)等处。同时,土壤扬尘也是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2]。换句话说,如果管理好工地保障尘土不向外扩散(含扬尘和车辆外带)、做好绿化养护和裸露土地管理、及时对损害的道路及地砖进行修补和更换,我们相信道路上“以克论净”是可以实现的。
(一)“以克论净”适用于城市主次干道机动车道的作业效果考核,而不是背街小巷、人行辅道等路面考核。
实际上这也是目前行业内的主流做法,主要对城市一、二级道路的机动车道进行“以克论净”的考核。一般情况下,国内城市三、四级道路很少真正实行“以克论净”考核,而背街小巷和路沿石以上的步道部分也基本不适合“以克论净”。“以克论净”是城市环境卫生整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环卫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3]。
(二)“以克论净”适用于机械作业效果的考核,而不是人工作业考核。
造成这次争议广泛发酵的原因之一,是有部分地区照猫画虎,把“以克论净”的标准抄了过去,甚至在原作基础上进一步把标准提高了,但不幸的是这些城市对应的道路机械化作业率却没有充分保障。
新时代的环卫工人,早已经不是一根扫把扫天下了。国内主流洗扫设备厂商的洗扫车辆设备基本都可以保障作业后尘土残存量达到10g/m2以下,近年个别新推出的深度清洁设备甚至可以达到1g/m2以下。
(三)“以克论净”适用于城市环境质量评估,而不是传统环卫工人绩效考核。
考核不合格,板子可以打,但要打对地方。尘土残存量超标不应该让最底层的传统环卫工人“背锅”。相反,如前文所述,城市道路上的尘土主要来源为工地扩散、绿化带和树坑管理不善、人行辅道砖缝等裸露土壤外溢。某种意义上“以克论净”不达标,是城市综合管理出现了问题,应注意加强园林绿地要素管理优化城市公共卫生环境[4]。
(一)应以可量化的作业效果为导向,不断推动环卫考核方式优化升级。政府管理部门应综合考虑各地气候特点、道路状况等因素去优化设计环卫作业工艺,针对不同作业场景合理的选择和设置诸如“以克论净”等不同的、以作业效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做好标准引领。
(二)应推动城市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在环卫市场化招标过程将绿化管养、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纳入。权责明确,板子才打的下去,应推动环卫作业管干分离,打破原有部门墙,以市容环境的整体视角设计合适的市场机制,引入专业主体解决优化升级过程中涉及的资金和专业技能需求缺口。
(三)推动环境卫生产业化升级,提升机械化作业率和环卫工人待遇。“一根扫把两条腿”是无法满足新时代环境卫生质量新的要求的,需要不断推动作业工艺优化升级、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这一过程将显著提高环卫保洁人员作业技术含量,使环卫工人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进而从根源上解决环卫工人的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