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创伤”(trauma)在希腊语中意为“伤口”(wound),原指身体外部的损伤或生理伤口。19 世纪后期,“创伤”一词逐渐进入精神分析领域,具有心理损伤的含义,创伤理论也由此受到广泛关注。心理创伤不同于生理创伤。心理创伤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极端致命的后果,但其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凯鲁斯(Cathy Caruth)在她的经典著作《无主的经验:创伤、叙事和历史》中,对创伤的定义是:“在突然的、或灾难性的事件面前,一种压倒性的经验,对这些事件的反应通常是延迟的,以幻觉和其他侵入的现象而重复出现的无法控制的表现。”[1]以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为代表,詹尼特(Pierre Janet)、霍尔曼(Judith L.Herman)、约瑟夫·布洛伊尔(Joseph Breuer)等人先后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得“创伤”一词成为跨学科的名词,逐渐进入文学、哲学、宗教、心理学、神经学等领域。根据创伤理论,一个人童年所受的创伤往往会一直伴随着他,对其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伤害。人们很多行为通常都与自己所遭受的创伤有关,大多数人都会在无意识中为自己疗伤。若其疗伤过程艰辛而漫长,一部分人在不堪痛苦的情况下容易做出极端行为。
《呼啸山庄》故事背景设置在充满紧张、离奇、狂野气氛的呼啸山庄。山庄主人在利物浦的大街上看见一个无家可归、一言不发、即将饿死的小孩,便决定把他带回山庄,并取名“希刺克厉夫”。没有人知道希刺克厉夫的身世。对于他出生何地,父母是谁这类问题,希刺克厉夫或许是不愿意提,或许是根本不知道。人们只能从他的外貌上判断出他是一个黑皮肤的吉普赛人。身世之谜无形之中成为希刺克厉夫成长路上的第一个创伤。一方面,缺少身份标记的希刺克厉夫从源头上丢失了自我,找不到归属感,内心深处无法认同自己。另一方面,在别人眼里希刺克厉夫是没有父母、缺少爱的孩子,他们肆意排斥辱骂他,给他贴上“吉普赛”的标签,从不顾及他的尊严。对于这样一个无力改变的事实,希刺克厉夫的疗伤过程是艰辛而又心酸的。他刻意避免再次揭开伤疤。对于自己的身世,他从来都是绝口不谈,透露出他深深的自卑。因此,不论辛德雷怎样欺负他,他都没有逃离山庄。唯一一次离家出走也是为了回到山庄后更好地复仇:把辛德雷榨干后将呼啸山庄据为己有。当呼啸山庄成为希刺克厉夫的财产时,即使他已经很富有,他仍旧没有离开呼啸山庄,依然留在有他印记的山庄里。某种程度上说,此时的希刺克厉夫已经离不开呼啸山庄。他依赖山庄的存在来证实自己的存在。脱离了山庄的希刺克厉夫将面临又一次的“身份丢失”,他的存在将会被彻底否定。所以,一直生活在呼啸山庄也是希刺克厉夫疗伤的一种方式。
希刺克厉夫在呼啸山庄的日子过得并不快乐。复仇就是希刺克厉夫的疗伤方式,他致富归来后先是引诱辛德雷一步步坠落,再将他的身心连同他的财富一起,拖入他早已设置好的无底深渊之中。自卑和羞耻感也困住了希刺克厉夫上前迎接恋人的脚步,即使自己曾那样朝思暮想希望见到凯瑟琳。在这样一个优雅而又惹人喜爱的女主人面前,蓬头垢面身份卑微的他站在那里,显得格格不入。与自己恋人之间突兀的差距使希刺克厉夫的尊严受到了严重损伤。因此,之后的希刺克厉夫“在外貌上他像一个黑皮肤的吉普赛人,在衣着和风度上他又像个绅士——也就是,像乡绅那样的绅士”[2]。希刺克厉夫刻意注重自己的衣着和气质,说明他希望通过外部因素来隐藏或提升自己低微的身份。希刺克厉夫的尊严在情敌林惇身上也受到了损伤。丁太太曾对希刺克厉夫说,相信他能够在瞬间打倒林惇,可是希刺克厉夫叹气道:“可是,耐莉,就算我把他打倒二十回,也不会使他不漂亮些,或者使我更漂亮些。我愿我有浅色的头发,白白的皮肤,穿着和举止也像他,而且也有机会变得和他将来一样的有钱!”[3]言语之中,希刺克厉夫对自己的力量及身份是十分不认可的。他或许知道凯瑟琳真正喜欢的是自己,但他内心羡慕着林惇先生所拥有的一切,希望自己能够以绅士的身份和凯瑟琳站在一起。这种难以实现的奢望使希刺克厉夫不断陷入自我否定之中,形成恶性循环,他的人格尊严也因此被压抑。正是因为童年时期受到了严重的人格创伤,所以希刺克厉夫长大后一直在用尽方式弥补,不论其手段如何恶毒。
希刺克厉夫对凯瑟琳的爱是贯穿整本小说的主线。不论是最初年少懵懂的喜欢,还是成年后得不到的爱,抑或是最终阴阳相隔的纠缠,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这一对狂野派恋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鲜有人能体会。尽管希刺克厉夫从小不受人待见,常遭辛德雷毒打,但在他年少之时,他与凯瑟琳·恩萧也曾有过一段只属于他们两人的幸福恋爱时光。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是相互喜欢的,他们的爱火也是越烧越烈。对凯瑟琳来说,最重的惩罚就是将她和希刺克厉夫分开,而为了希刺克厉夫,凯瑟琳也挨了更多的骂。当时的爱有多浓烈,得到后再失去的打击就有多痛苦。一天,凯瑟琳以为希刺克厉夫不在现场,便向丁管家倾诉心中的烦心事。凯瑟琳已经答应了林惇先生嫁给他的请求,但是她内心很不安定,希望丁管家告诉她这个做法是否正确。她完全不知道此时希刺克厉夫就和她们在同一个地方,她们说的话,希刺克厉夫听得清清楚楚。凯瑟琳深知自己爱的是希刺克厉夫,她对丁管家说,“我就是希刺克厉夫!”[4]凯瑟琳知道自己的灵魂是和希刺克厉夫相契合的。对于她爱的人是希刺克厉夫这一点,她毫不怀疑。但是,她也喜欢林惇的漂亮、年轻、活泼、有钱和对自己的爱,纠结之下最终凯瑟琳还是决定嫁给林惇。凯瑟琳说道:“如果那边那个恶毒的人不把希刺克厉夫贬得这么低,我还不会想到这个。现在,嫁给希刺克厉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所以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多么爱他”。一直听到凯瑟琳说嫁给他会降低她的身份,安静的希刺克厉夫从凳子上站起来,不声不响地悄悄出去了。凯瑟琳这句话和她的选择无疑戳中了他的痛处,以至于成为他离家出走的导火线。即使受到辛德雷那么多讥讽打骂,希刺克厉夫从未离开过呼啸山庄,而凯瑟琳的贬低身份之说却使他宁愿抛下自己居住多年的山庄与自己深爱的恋人。这一方面说明希刺克厉夫内心对自己身份的在意,另一方面也说明凯瑟琳伤他之深。身份对于希刺克厉夫来说是一个过不去的坎,他自己不愿提及,也不想别人提及,可没想到却从自己深爱之人口中说出。或许希刺克厉夫之前一直以为这个狂野的小丫头是不在意自己身份的,可以为了爱不嫌弃自己低微的身份,可没想到她对自己的身份还是心存嫌隙的,好像自己是她的负担累赘一样!希刺克厉夫突然面临两种重击:一是突然得知凯瑟琳在他和林惇之间选择了林惇,也就是说凯瑟琳在真爱与物质面前选择了物质;二是无意间听见恋人对自己的看法,原来凯瑟琳一直没有平等看待他,他们之间的差距一直存在,而且无法逾越。在这双重打击下,希刺克厉夫终于忍不住离开了这个令他满是疮痍的地方。相比之下,感情受挫是最让他痛苦的,得不到凯瑟琳成为希刺克厉夫最沉重的创伤,而凯瑟琳留给他的伤口也是最深最痛的。希刺克厉夫的往后余生一直都在填补凯瑟琳留下的伤口,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他最终长眠地下的那一天。与对自己身世创伤的疗伤不同,希刺克厉夫对感情创伤并不是不敢触碰,而是不断将快要结痂的伤口再次弄伤,故意触碰,反复回忆。他对凯瑟琳毫无疑问是忠贞不渝的,这也使得他对她的爱绵绵无绝期。希刺克厉夫知道凯瑟琳是偏向自己这一边的,令他痛苦的不是得不到凯瑟琳的爱,而是对凯瑟琳的爱而不得。他痛苦的根源在于不能占有凯瑟琳,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物质上的不足。所以,他离开后首先就是将自己变得更富有,确保自己不再因为缺少物质而被人看不起。其次,在凯瑟琳已然成为凯瑟琳·林惇的时候,希刺克厉夫依然接二连三地去找凯瑟琳。他仿佛不顾一切地只想占有凯瑟琳。即使在凯瑟琳死后,希刺克厉夫也仍旧守在有他们记忆的呼啸山庄,留出凯瑟琳的房间,不允许任何人动。希刺克厉夫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终于向丁管家敞开心扉: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凯瑟琳,他身边没有一件事物不让他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爱人。在他极度思念凯瑟琳的时候,他甚至变得神志不清:“他上了床,扭开窗子,一边开窗,一边涌出压抑不住的热泪。“进来吧!进来吧!”他抽泣着。“凯蒂,来吧!啊,来呀——再来一次!啊!我的心爱的!这回听我的话吧,凯蒂,最后一次!”他渴望占有凯瑟琳的愿望从未停止。即使凯瑟琳已不在人间,希刺克厉夫仍然哀求凯瑟琳的幽灵能待在自己身边。即使此时他的行为已经呈现病态,他还是从未停止过对凯瑟琳的占有欲。他有意将他们的感情延续到下一代。希刺克厉夫先是强迫凯瑟琳和林惇先生的女儿小凯蒂和他的儿子小林惇结婚,这说明他即使自己未能拥有凯瑟琳,也要让自己的儿子拥有凯瑟琳的女儿。后来,小林惇不幸去世后,哈里顿和小凯蒂成为了新朋友。希刺克厉夫直言哈里顿就是他青春的化身,他看见哈里顿和小凯蒂在一起就仿佛看见了当年的自己和凯瑟琳。似乎希刺克厉夫身边的一切都在提醒他凯瑟琳的存在,而这一切却正是他自己故意创造出来的,他唯恐自己的生活缺少了凯瑟琳。他未曾遮蔽自己的伤疤,而是一次次地将它掀开,生怕自己伤疤的印记不够深。凯瑟琳带给他的创伤最严重,所以他用以疗伤的时间也最长,漫长到一直到他人生的最后一刻他做的事也是和凯瑟琳相关。在最后的日子里,希刺克厉夫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复仇都变得毫无意义,他明白他想要的不过是凯瑟琳,而他已经永远失去了她。他因过度思念凯瑟琳导致精神错乱,最后绝食死去。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与凯瑟琳联系起来,直到最后,他也要求将自己和凯瑟琳埋在一起,守望着自己未曾得到的恋人。凯瑟琳是希刺克厉夫一生的追求,是他不能割舍的另一半自己。情感创伤是他的致命伤,可对于这个创伤,希刺克厉夫似乎并不想它完全愈合。他害怕伤口一旦痊愈,恋人的影子也随之消逝。或许他以复仇的形式为自己疗伤,可是他也心甘情愿地以爱之名将自己困住一生,受其羁绊,缚爱为囚,封闭自我。
《呼啸山庄》在其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时代因其大胆、离奇的故事情节而不被世人接受,被认为违背基本道德,后来因其文学性才又被重拾起来。很少有人能体会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之间狂热、扭曲、病态的爱情故事,更别说深刻理解。希刺克厉夫作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更是因其狂躁野蛮的性格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厌憎之极。他来自一团迷,暴力冷酷,复仇方式毫无人性,对凯瑟琳有着疯狂近乎病态的着迷。他邪恶歹毒,冷酷无情,用尽手段将仇人一步步引向堕落,让下一代人无辜地承受上一代人的恩怨,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他干尽惨无人道的事,像一颗毒瘤一样残害别人,无所不用其极,只为报一己私仇。所有的行为都显示出希刺克厉夫这一形象的可憎,可是,他又何尝不想做个大家都喜欢的绅士呢?他自己都无奈地说道希望自己拥有林惇所拥有的一切,希望自己可以体体面面做个绅士。可回顾希刺克厉夫的童年,可以说除了和凯瑟琳在一起的那段短暂时光外,他的童年都被不幸笼罩着:身世之谜、人格受辱、感情受挫,这些都给他带来了难以抚平的伤口,使得他不得不进行自我救治。复仇是希刺克厉夫失恋后一直计谋的事,但在此之前,他生活的重心却一直是凯瑟琳,一直是爱。究其实质,希刺克厉夫的复仇实际上是他满溢的爱受到创伤后的自我治疗,是水晶般的心被撕裂后,通过极端暴力的方式再用碎渣玻璃去刺扎他人的心。他恨得越深,复仇越狠,而复仇越狠,越说明他被伤得越深,爱得越深。他发疯似的复仇,至始至终其实都与他的恋人凯瑟琳有关。希刺克厉夫可怕的复仇行为让人心有余悸,任何说辞都不能开脱他心性残忍的事实。但是,如果看到他所受的伤害,看到他一路的艰辛,或许也可以看到他爱得心酸,遭受创伤后自我疗伤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