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珠
(浙江省临海市小芝镇中心校,浙江 临海 317000)
在小学数学的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学情解决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困难,并且让他们善于思考总结和发现结合基础知识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素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拥有创造力的重要性。但是人的创造力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让他们内在潜能得到更多的释放,所以每个学生都可能会有所创新有所成就创新。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
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就不应当受到过多的限制,而应当允许其自由思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应当重新予以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并不拘泥于讲授者,而是应当转变为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的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多与学生交朋友,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大胆提出问题,积极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如此一来,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更加开阔的思路对相关的数学问题加以讨论,在这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相应的问题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问题的思考可以更加深入。这种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深刻性有所增加,这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不仅仅停留在记忆单纯的知识点,而是在其深入了解数学知识内部构造的情况下获得知识,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成熟度将更加提升一个层次,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随之提升,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创新能力亦能随之增强。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教学中,要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在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举手提问,以调动学生积极举手说出问题,学生在表述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注意力专注,并且学生提问时拓展思路、说出疑问,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同时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不仅敢于提问,也能够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除了讲解数学知识,还应重视引导学生举手提出问题,且对于学生说出的问题要予以讲解,对于敢于创新、敢于举手提问的学生予以鼓励,以此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进而使学生积极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例如:学习“时分秒”时,教师先讲解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举手发问,调动学生主动举手提出疑问,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拓展思路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创新和发问,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随后对于形成创新意识的学生予以表扬,进而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创新、提问,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在激励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其感兴趣的学科课程,其学习效果必然大幅提高。反之,学生对于没有兴趣的课程内容可能产生学习抵触情绪,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这种学习热情,学生学习数学的精神更加集中,精力更加投入。在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下,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亦会随之增加,其创造性能力在这种状态下更容易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慢慢喜欢上数学,而不是强制学生去做些什么,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教授具体数学知识过程中,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场景,邀请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一场景的模拟,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数学课堂的教学气氛,亦会对抽象的数学问题有了直观认识,更能通过这一课堂的互动,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从而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多在课堂中讲述一些脑筋急转弯,拓展学生的思维,从不同方面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备兴趣学习数学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促使学生积极合作,在相互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时学生说出创新性想法和观点,逐渐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后,也会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做到相互合作,积极创新思路、创新思维和观点。例如:学习“测量”时,教师先讲解分米、毫米的特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并要求合作小组的成员从不同的方法以及说出创新性想法,各组学生清楚要求后,既做到积极合作,又做到创新想法、创新思路,以此加强学生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其中需要教师的努力、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为:明晰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改进教学模式,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理念,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具体措施包括: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举手提问;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