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远
(云南开放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 年工作要点中强调,要把学习革命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生产力,建立“互联网+教学”的新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大学英语课作为在校大学生选课人数最多的公共必修课之一,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在外语学习中,引导学生接触多元文化价值理念的同时,还承担着塑造青年灵魂和引导价值观,树立学生“大”格局的重任。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健全的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引导人文情怀,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时代性、实效性和思想性,真正意义上达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德育人”,这份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
2019 年初,国务院印发了一份“硬核”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 条”的出台,让职业教育从国家层面提升到了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肩负着培养兼具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教育素质劳动者的重担,高职英语教学定位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的理念中,培养相应的沟通表达能力、人文情怀和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专业能力的胜任力等学科核心素养,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就业准备和适应社会的实战能力。
新形势下,“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让在线教学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在立德树人的大格局下,具体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三全育人的氛围下探索在线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的充分融合,为学生创建一种高度参与、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称得上是一种全新的、变革式的学习范式。
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共同指导下,高职英语在线教学中,结合“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分为课前挖掘、课中融入、课后巩固三个阶段。
结合本学期承担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学对象为一年级高职学生,共计91 人,男生15 人,女生72 人,分为2 个自然班级。在前期简单的摸底调查中了解到,全部学生均来自云南省各地州(市),学习英语年限3 年—11 年不等。63.53%的学生对英语兴趣度为“一般”,对英语 “不感兴趣”的学生占比为9.41%。从入学形式来看,参加过高考的学生占比为61.54%,高考成绩平均410 分,英语单科平均73 分。其余学生通过单独招考或三校生形式入学。调查中还了解到,学生们主要关注的是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功效,文化知识的拓展等。课余时间,35.3%的同学表示没有进行任何的英语方面的学习,75%的学生会通过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背记单词等方式学习。而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集中在提升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流水平、应试需求两个层面。在今后的相关量化研究中,还将考虑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对接,按照学生英语能力等级水平(一级到九级)对语言学习和使用者对自身英语能力水平进行判断或诊断,包括听说读写译能力、语用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使研究更趋于典型代表性。
在基本掌握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以后,教师从平台、内容、任务和素养四个方面注意进行在线教学的方案设计。
在教学平台选择上,考虑到需要有课堂签到、讨论、课件分享、作业提交、在线测试以及日常的互动交流功能,综合对比分析后,选择了较为便捷和常用的“钉钉”作为网络直播教学平台,“课堂派”作为课程和教学管理的平台配合使用。据统计,运用课堂派可以节省40%以上的教学时间。
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看,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对英语的兴趣不高,而指定的教材难度不小。采用在线教学,师生均需要逐步适应,同时缺少课堂教学面对面地沟通,一定程度上会对教学效果有所影响。综合以上因素,决定“因材施教”,以“专题教育+教材内容+课外内容”的模式开展个性化教学、泛在学习。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每次课堂的教学进度、学生课堂表现和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素材收集方面,从学习强国、语言通识类公众号、MOOC 等渠道获取,主要结合当前时政关注点、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挖掘立德树人元素、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结合90 后的年代特征和喜好,汇入具有时代标签的流行元素、兴趣点等。
从教学任务来看,线上教学开始前,教师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各单元课文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搜集新媒体平台上与主题相关思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为出发点,或是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当下发生的“心闻”故事、Vlog 等内容,提前上传课堂派,供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为正式开课做准备。教师适时根据情况在钉钉群或QQ 中提供答疑解惑。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PPT、音频、视频、微视频展示为主,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和主题,以专题式的英语知识分享作为导入或热身部分,例如“医者仁心”“青年担当”“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敬畏自然”等热门词语专题讲解和对应的知识点拓展,运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帮助学生在归纳、分类掌握相关热门知识点英语表达的同时,引导、启发他们后续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点的巩固拓展。
课文讲解中,主要围绕重难点进行讲解和补充。其中涉及重点词汇、就业、个人知识素养提升相关的知识点、课程思政育人的设计贯穿整个教学单元,“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听说练习中,有时通过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汇报分享,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享后,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这一过程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泛读、精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根据需要,以PBL(任务驱动)为教学法,设置相应的任务点。有时需要学生进行翻转课堂,通过阅读素材,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在课堂上以文字、音频、视频或者PPT 作业的形式进行知识分享,表达观点,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
从素养来看,线上教学与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融合,任务化的教学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认知水平,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思辨能力,在中国文化教育、家国情怀、坚守奉献民族凝聚力、价值观教育等方面也有较大的熏陶和潜移默化。
1.课后评估和答疑。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总结记录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通过不定期搜集学生的教学意见和建议,适时调整教学。同时,每次课后均通过QQ、钉钉、E-mail 等形式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整体来看,直接咨询英语知识点的学生很少,下一阶段值得对此进行一定的调查。
2.作业批阅和测试。线上教学结束后,为巩固所学,以大数据为评估手段。在作业的设计方面,听说读写各方面各种形式出招,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准,兼具一定挑战性和乐趣,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业批阅中,主要通过课堂派打分、评语、反馈意见,若有达不到要求或不理想的作业,还可要求打回重做。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意见。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抓好育人点,形成螺旋提升目标体系,将教育指向未来,教师应给予学生思想品格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真正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