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松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020-12-08 16:20:52
魅力中国 2020年18期
关键词:立枯病红松若虫

(东丰县小四平林场,吉林 东丰 136300)

红松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现象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其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红松的长成情况。我国林木领域虽然对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和经验,并且其研究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中也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但是,随着各种生态经济林的发展,红松病虫害出现的频率也越发的频繁,因而现有的防治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红松病虫害防治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红松培育中,要加强对其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将对其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纳入到林木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从而提高我国林木培育的水平。

一、红松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红松作为一种树种,在红松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病虫害的侵蚀,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疱锈病、烂皮病、斑点病等,常见的虫害有金龟子、红蜘蛛、大袋蛾等,这些病虫害对红松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以斑点病为例,斑点病主要表现在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伴随着病情的加重,整个叶片会焦枯脱落,而叶片是红松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载体,叶片脱落就会造成红松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得不到正常成长。因此,红松病虫害的防治意义重大,只有做好红松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红松病虫害,为红松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保证红松产量和质量。

二、红松常见病害的防治

(一)疱锈病

主要发生在树干及下部的枝条上,受害初期,树木枝干部位的树皮发生肿胀,并产生裂纹。可凭借风力在茶蔗子和马先蒿一类植物与红松之间来回传播,传播速度极快。其主要防治方法有以下两点:1.造林时注意不要营造纯针叶林,应营造针阔混交林,其有利于抑制病害发生。2.及时进行幼林抚育,铲除林内的茶蔗子和马先蒿一类植物,减少病害的转移寄主[1]。另外,要及时修剪树枝,增加林间通风、透光率,降低林间湿度。

(二)烂皮病

病菌从树木长势衰弱的枝干部分或梢部的伤口侵入,使受害的枝干干枯后死亡。这种病一般只在长势衰弱的红松中发生,传播性不强。其防治方法主要有:加强林间管理,提高红松的抗性;及时伐除枯树病木、被压木和病树林,保持林地卫生;在5 月初,用2 波美度石硫合剂和50%蒽油乳膏1 ∶5的乳剂进行喷干和涂刷患部。

(三)红松立枯病

立枯病是针阔叶树苗非常普遍的病害。红松苗期会受到立枯病的影响,种子和幼苗在不同的生育期也有发生,因病害症状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防治方法,首先,尽可能避免选用低洼、排水不良的土壤育苗。做好苗圃轮作,一般采用土壤消毒方法消灭病菌,农药可选多菌灵。其次,处理种子时,一定要经过催芽再播种,以减少种子存留在土壤中的时间。同时确保出苗后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等工作,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其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侵入概率。还要注意施肥时,不能单一施用氮肥,要注意磷、钾肥的配比,若发现病苗,一定要及时拔除并进行妥善处理。

三、红松常见虫害的防治

(一)红松球蚜的防治

红松球蚜是红松常见的虫害之一,其1 年可发生3 代,为害红松的新叶和嫩梢,影响红松高度的增加。第1 代若幼体在5 月上旬出现,同时定居在新萌发的嫩梢上,这是影响红松生长最严重的时期。6 月上旬第1 代若虫发育成熟,蜕皮后开始出现有翅雌蚜,6 月下旬为第2 代若虫末期。第3 代若虫于8 月末9 月初出现以幼龄若虫过冬。第2 年4 月末5 月初,越冬若虫发育成熟,并进行孤雌产卵,卵孵化后又产生第1 代若虫。

防治措施:一是培育天敌,红松球蚜的天敌较多,如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等,通过增加天敌来抑制其种群数量的增加,减小其危害;二是定时巡视,注意收听政府部门的病害预报,如果附近地区已经发生了红松球蚜病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三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一般在5 月上中旬,当第1 代病虫开始集结于新梢的时候,喷洒杀螟松乳剂或40%乐果乳油800~1000 倍液来毒杀害虫。

(二)松梢螟的防治

松梢螟也被称之为钻心虫,红松的嫩梢和球果容易受到幼虫的威胁,导致枯死或分叉现象产生于顶梢中,对成林具有极大的威胁。龄期不同,树梢轮生枝基部下方会有老熟幼虫蛀坑道现象,为越冬做准备,松梢内是幼虫蛀坑道的主要部位,通常进行拉网越冬,次年4 月下旬,幼虫化蛹会在松梢和球果中进行,成虫交尾产卵通常在晚2~24 时进行,嫩梢顶端、球果鱼鳞片凹缝处是产卵关键位置,拥有6~8d 的卵期和4~5d 的寿命,成虫拥有较强趋光性。防治方法,第一,成虫产卵期间可以对赤跟蜂进行应用,通过以混交林的方式,每667 平方米应用15000 头赤跟蜂,对成虫进行诱杀,并对黑光灯进行安装。第二,幼虫危害期间,可以对500 倍液的50%螟松乳剂进行喷洒,也可以对400 倍液的40%乐果乳液进行喷洒。

四、总结

综上所述,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于红松的培育,乃至我国林木领域的发展来说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研究,再加之我国林木领域对于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入程度。因而,在今后的林木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和研究,并且要从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好、更有效的提高红松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方法和措施,进而促进我国林木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立枯病红松若虫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绕口令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0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选择红松宝就是选择财富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植物保护(2015年4期)2015-11-28 07: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