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2)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系统供电与稳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已有的电网系统难以满足现代化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加上电网系统运行一旦出现异常,将会影响到电网系统供电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缺陷,电网企业引进了数字化技术来监控电网系统,让变电站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检修作业时,如何确保检修作业的安全性,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成为了检修工作中的难题。在继电保护的风险防控中,专家经验识别法是一种主要的传统风险防控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方面,专家经验识别法对继电保护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高水平的要求,并且,检修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检修经验,从而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精确的把控,否则就会出现检修环节的遗漏以及其他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然而,我国现阶段仍旧十分缺乏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电力检修人才;另一方面,继电保护检修工作是对整个变电站电力系统的检修维护,因此,其所要面临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在进行检修的过程中,检修安全风险管控的每个环节都在互相影响,由于智能变电站设备数据信息标准的一致性以及网络数据信息交汇的同步性,这就使得检修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联动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风险评定后,才能够真正进行继电保护检修作业的安全展开。因此,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识别时,通常会采用专家经验识别法与调查法相结合模式。
基于上述内容的有关分析,我们清楚地发现继电保护检修所面临的工作难点与技术困难。因此,我们对继电保护检修环节的各方面着手,从而制定出安全风险管理的策略,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展开。从一方面来讲,参与检修的电力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安全责任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检修工作中避免检修人员安全责任意识缺乏所导致的风险事故;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继电保护检修作业所面临的是整个智能变电站的电力运行系统,这就需要电力检修人员对电力设备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都进行现场勘察,为了避免检修工作中出现内容遗漏以及危险情况的发生,必须对现场勘察工作做好具体的规范,从而确保现场勘察工作的有序进行。只有强化检修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现场勘察,才能够做好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管控。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具有风险因素高、过程复杂、规模大的特点。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维护工作的规模、使用的工艺技术和风险因素制定施工维护计划,并细化维护工作的工作流程。然后,在操作活动列表中填写整个维护工作中涉及的维护项目,便于维护人员理解基本操作项目。同时,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每次检修作业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以确保检修作业的有序进行。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安全风险评估,检修人员只有在熟知安全风险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检修工作。电力行业的风险评估有统一的要求及标准,检修人员要按照标准进行风险评估。首先,检修人员要依据过硬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经验对检修作业的风险进行评估,这是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在实际的检修作业中,风险评估受环境、天气等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评估难度大,无法保障评估的结果精确。检修人员应做好防控工作,预防实际检修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情况,并提出预案,以便到了危险情况真正发生的时候能及时启动预案,有效解除危险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检修作业必须在安全管理的范围内进行,且要求检修人员有一定的资质,在进行现场检修的时候,检修人员必须依照具体的作业指导书统一作业,禁止擅自作业,以免加大人员因素对于检修作业的干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前,要严格检查所需设备及相关工具是否有效,检修车辆是否存在故障,以确保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的顺利开展。实际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厂家对配置的不同要求进行检修,要确保保护装置的配置准确,并掌握相关保护装置和设备的工作原理。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的检修作业在具体的检修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相关的技术方面和方法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模块。但是只要相关的企业和工作人员能够不断的进行发现和改革,就能够在极大的降低风险的发生,使得检修作业的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