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长石中学,贵州 大方 551618)
我们需要遵循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是“多看、多问、多学”,所以这些都得建立在有小组可以学习的情况下,毕竟当局者迷,很多时候自己无法看出自己的弱点在哪里,而小组学习可以充分探究自己的优缺点,解决疑难。这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全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让团队拥有凝聚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无论是在学识还是社交方面都有这跨越性的进步。而初中语文难度较大,很多生涩疑难的问题必须得让学生去合作解决,这种小组学习的方式也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目前课堂教学当中,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不能良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合作教学也就如同虚设,也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
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包含:第一,教师自我态度,教师始终沿用以前的教学方法,不认同、不接受新型的教学方法;第二,学生态度,学生不能再合作学习当中积极参与,而是一味依靠小组其他人的成果,无法良好的发挥出自身的探究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这就造成整个小组的探究成果效果不佳,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既然我们提到了分组学习,那么对于每组的成员肯定要进行理性分配,很多老师就是图方便,随机分组,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一组成员成绩都不好,那么他们便会一起玩,那么分组学习也背离了我们成立的初衷,会让那些贪玩的学生还有了组织,这是不利于学习的。而且有的老师采取就近原则,前后分组,这种方法也不可取,我们分组并不一定是选择熟悉的同学,而是注重互补性,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东西。所以首先针对学生的性格以及个人特长等,选用互补式学习。比如有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很弱,那么可以分配文笔较好的同学跟着一起,互相提升。那么有的学生很擅长白话文,有的学生擅长文言文,那么我们就把各个部分的集中到一起,然后让一组的成员进行互补,最终让组内成员成绩稳步提升。我对于成员的数量也要合理把控,精准搭配,不能产生太大的差异,要让每个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学生能够产生热情。让学生们抱团取暖,互相配合。而且每个小组的成立也要建立相对应的机制,让学生们严格遵守规定,不能任意妄为,而且在进行分组学习后,最后的评价依据小组整体成员的水平进行综合评估,这样的分组方式会让团队成员之间精诚团结,拧成一股绳,因为只有整体的提升才会带来高分,个人的发展不能让整个小组变得优秀,这时候大家会注重整体的提升,而最终学习的效果也远比一个人学要精准高效得多。
为了良好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要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真正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只有经过思考后才能获得最好的反馈。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好正确的思考方法,启发学生有效思考策略,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合作问题,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组成员通过自行组队,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成员的匹配,相互之间更加熟悉性格特点和爱好,在文体选材上也比较一致。自主组织的成员彼此之间思想较为一致,相互之间更容易产生好感,对问题相互取长补短,进行探讨和分析。成员之间也可以消除彼此思想的弊端,使自身更容易融入集体,加深集体的概念。其次不同能力的人共同组队,自由组合的同时,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在进行,各组之间以一种竞争的方式互相成长。最后不同能力的成员进行组队时可以进行能力互补,彼此之间讨论问题更有层次性,小组之间竞争的过程也更加公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爱好方向,帮助学生克服问题。在组队过程中,教师需及时调整队伍,以便各组之间都有较高的竞争力,学生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获得自信心,提升个人语文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学生由于讨论过于激烈而失控的情况,教师需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在小组讨论过于激烈时,以评判的角色参与其中,对其思想进行纠正,成为思想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以监督的身份观察小组之间的讨论状况,从而做出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教师要做好组织和辅导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目标,但教师也需对其有一定的考核约束,避免讨论结果与目标相背离。教师还要为全体学生设定统一的目标,这个目标需要小组之间相辅相成才能完成。小组内的成员要相互合作,在分工明确的同时,适当找寻成绩优异的同学获取帮助。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应在任务完成后主动帮助比较落后的同学,避免其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为了确保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个人实力,在讨论时教师要尽可能收集成员的意见,进行问题设定时,也要考虑全体成员回答问题的能力。语文的学习过程在于记忆和背诵,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学习语文更有动力。学生在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对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分析和考虑,加强对问题的探究能力,综合素质也会全面得到锻炼。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许只是教师在不经意间说出的鼓励或者表扬,都可能会给予学生很大的学习动力,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使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开展,因此,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对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观察,从而给出科学、合理、积极的评价,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优化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教师更好的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