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学校留学生部,浙江 诸暨 311800)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活中很多内容都可以用科学知识解释。高中生物是一门与人们生活以及生命关系密切的学科,近几年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命观念是近几年所提出的新概念,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生命观念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也是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了解生命现象以及规律,了解其中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重点关注这些问题。
理解生命现象,了解生命现象的概念,正确的认识生命,掌握生命的特征以及现象这些内容都是生命观念。清楚了解生命观念与科学现象、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很难理解,由于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教学的内容,所以学生为了考试只能针对教师教学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很难牢固的记忆生物知识,对于很多生物知识点学生都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生物知识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生命观念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生命观念的意义,学生在对生命观念有一定的了解后,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在高中生物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对生命观念进行理解分析,加强学生对生命观念的认识,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给学生引入生命观念的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对生命观念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形成正确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意识。
并不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所有内容都适合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的培养,只有一些生物学科中的典型知识才能用于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前,首先应该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形成理解的概念,并将这个章节的知识与生命观念相连接,并确定好这个章节将要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较强目标性以及指向性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目标转化成学生将要学习的具体指示,将生命观念具体化,让教学目标更加的明确,教师再将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对生命观念认知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创建核心知识体系。
例如,在《细胞的结构》教学中,根据章节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可以发现,该章节中包含的“细胞的概述、细胞膜和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等内容都是有指向性的生物教学内容,细胞的每个结构都对应着相应的功能,细胞每个结构对应的功能是细胞在长期生长的过程中确定的,在这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细胞的结构与之对应的功能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为接下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生命观念的理解奠定基础。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教学时,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以及学习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科在学习时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生命观念。生物学的实验性较强,而且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想要体现出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学习到生物学科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形成生物学科的思维解决生物问题。
例如,在《细胞的代谢》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细胞的代谢方式,还应该让学生能够从生物不同的特点出发,了解细胞的不同代谢方式,了解细胞代谢过程中机体的变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形成生物思维。
利用教学情景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联系学科知识与生活,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生物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生物知识进行思考,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情景的创建,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能改变学生的思维观念。教师在教学情景创建时可以创建的情景有很多,例如问题情景、实验情景等等。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中的现象等帮助学生进行情景的创建。
例如,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理解学习。教师可以借助细胞的有丝分裂让学生理解生物体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不变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到生命是不断进化的,在进化的过程中适者生存,生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情况等等生命观念中进化与适应观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观念的内容,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在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构建,改变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生学习时,就是在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以及知识,教师有效利用生活经验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生命观念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