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地质档案作为地质工作取得的重要资料,其不仅信息丰富,而且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一定时期的地质理论和见解,是地质成果和地质报告编写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我国矿业开发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近年来地质档案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成为许多行业的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做好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传统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过于侧重于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对于档案信息的安全存放、借阅和查看等服务缺乏重视,再加之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地质信息无法实现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也影响了地质勘查工作的成效。基于这种情况下,需要重视地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将其作为地质档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保证地质档案信息的充分和合理利用,并开发地质找矿信息,能够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在地质资料整理、收集和开发方面加大了力度,增强了找矿的针对性。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地勘行业发展相对落后,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因此通过加大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长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能力,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加快推进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为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当前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求地质行业要积极转变理念,在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将服务落到实处。由于一直以来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服务都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也严重制约了地质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在当前新形势下,地质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重新定位工作的性质,并在实际工作中与勘探和开发等主营业务需求相结合,积极为其提供主动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全面提高工作成效,使更多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能够实现价值的转变,发挥出实际效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与地质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争取各部门人和人员的积极配合,从而做好地质档案的产、学、研等工作,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对于管理层而言,在重视地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还要增强与同行业之间的交流,探索地质档案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更好的发挥出地质档案信息的实际价值。
在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工作中,原始地质档案资料贯穿于整个地质勘察工作的全程,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模式,确保中阶段地质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具体把控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质量关的基础上,需要使下达任务书与文档资料整理保持同步,同时野外勘测工作与科技文件资料形成也要保持同步,综合整理和材料归档保持同步性,另外,质量控制和报告验收也要实现同步,通过实施“四同步”的工作模式,可以有效的保证原始地质档案收集的完整性,确保归档的质量。
在互联网背景下,地质档案管理要注重工作效率方面的提升,还要关注地质相关信息数据的深入挖掘,确保档案信息库的有序性与科学性,在互联网时代进行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用预先设定好的路径,管理人员通过互联网进入信息系统入口就可以完成数据的记录与传递,进而对系统中各项目动化的任务进行分析,简化了档案整理程序,提高了工作成效。可以建立地质档案目录检索库,开展相应的信息检索服务,对所有的自主档案进行编目整理,进而建立相应的数字资源库,开发合适的地质档案目录检索系统,通过属于关键字就能查找出相应的地质档案信息。实现目标的精确查询,增强档案信息的共享性,提高地质档案信息共享与在线服务水平,实现地质档案资料和信息的高效利用,全面提高地质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
随着我国地质勘探单位管理体制和勘探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质信息资源共享及服务受到更多关注。因此,地质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主动创新社会化服务的内容,结合社会各行各业对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实施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活动,经常开设展览、快报,增强社会影响力。同时在用户服务过程中,地质档案部门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建立专项定题服务,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支持。
在新时代,地质企业要做好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充分拓宽档案的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步深入和地质单元的逐步发展,对于企业的档案工作的要求也应当有更高的格局,需要结合着更多的主体服务来做好相关的推广工作。因此,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开发者应当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和周边的部门以及兄弟单位的情况,做好相互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对于一些重要问题,应当相互配合,在信息平台的帮助之下,做好实际的资源利用和充分共享,进而为地质开发以及勘探工作的推进,打下坚实可靠的业务基础。
由于地质档案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而提高地质档案社会化服务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地质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充分的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深入挖掘地质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进一步丰富地质档案服务内容,全面提高地质档案信息的利用水平,使其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地质档案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