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建英 杨姗姗
(1. 成都市沱江流域投资发展有限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5;2. 成都大学 四川成都 610106)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程序,连续完整地记录和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时间内的资金走向,通过生成各种财务信息,不仅使管理者做出合理预测,也使各利益相关者及时掌握企业动态,准确作出决策,确保其资本的稳定,承担着反映、决策和监督等职能,发挥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兼顾社会公平的作用。然而一旦出现财务造假、粉饰报表等失德行为,不仅带来股市波动,给投资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从美国的“安然事件”,会计记录的严重失实,致使投资者蒙受巨额亏损的案件不计其数。此起彼伏的造假案件使会计行业存在诚信危机,而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是造成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这要求财务专业人士在技术、责任和专业上具备极高的职业道德操守,并时刻保持公正性、独立性和法治观念,坚决“不做假账”,正确处理各方利益关系,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培养新时代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必须加强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理想信念教育。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授专,更要铸人;培养博学多识兼顾品德优良财会人才。办好《会计报表编制实务》课程思政,做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财务会计报表编制方法、清楚与财务管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制度,同时培育学生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处理好各方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加强思政学习,提升课程思政实施能力。首先,意识为先导,教师应当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不断提升自己课程思政的认知。在专业课程建设上,加强社会主义哲学学习,关注热点时政,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其次,真正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不断提高自身思政实施能力。专业课教师应在自己提高思政教育素养的基础上,具备课程思政设计能力,掌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学规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自己肩负的德育使命,将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中,传递会计人诚信为本、不做假帐的良好道德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课程建设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在课内课外,教师应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发挥好率先垂范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系统教学设计,完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当专业知识课与思政内容相融合时,要从贴近学生实际的角度出发设计授课内容,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型媒体技术平台,着力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和完善线上平台课程思政资源;创新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巧妙地将价值观念融入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中;此外,还应当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会计报表编制实务》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重新界定此门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具有较强显示度的德育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优化课程设置,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为指引,根据课程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方法技能的同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计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
理论实践联动,丰富载体助效力。专业课程一般都有很强的行业背景,课程思政也需要紧密联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这要求课堂教学应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加强校内校外相结合。整合线上线下实践资源,建立和完善专业实践课程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案例讲解与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举办相关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活动,在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中融入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元素。在校外,积极加强校企合作,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建立具有创新型的《会计报表编制实务》特色的实训基地,在实训过程中培育学生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品格和工匠精神,加深学生对于会计行业工作内容的理解,为合作企业输出符合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
学校通过系统打造社会实践平台、劳动育人平台、志愿服务平台等手段,将思政课实践融入到素质教育过程中,在每个专业中增加思政表现考核分。激励学生提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践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牢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