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教学研究

2020-12-08 11:08:19
魅力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导电电解质物质

(安徽省无为第三中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学生成绩的提升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间有着很大的占比。教师为了完成学习的任务量,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重点的内容对次的进行重申和讲解。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延伸,加上必要的例子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到相应的化学知识点。然后再结合一些课后的题目练习,然后使学生得到快速的提高。总得来说,这种全方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化学的学科大多数的学生都感觉对于概念的知识点掌握的不是特别的牢固,下文联系生活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一、在课前做好准备,对教材做好一个剖析

(一)书本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书本是获取知识的一个最主要途径,大一学生刚进入高中,思想状况都不是特别的成熟,大多数的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还是严格的按照他们的初中模式,这些既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也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得不到快速的提高,他们对于知识的了解也只是来源于书本的讲解和例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严格标准要求下,它们所包括的范围大多数都是针对于学生的一个综合能力。通过不断的练习,锻炼学生超强的一个意志力,按时的完成作业,逐步的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去进行一个教学活动。作为化学教师,只有不断的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才会更加优秀的去对知识点进行一个讲解,把抽象的事物更好的展现到大家的面前。我通过走访调研大量的化学课堂得出,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对于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授,不能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主观能动性。没有目的的教学是非常的可怕的,教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去进行教学虽然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仅仅依靠经验式教学往往是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一种渴求的。假如教师长时间的都以这种方式去进行授课,学生就会对学习化学失去趣味性,进而阻碍了学生的一个发展与提升。

二、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和对知识体系有一个熟悉

(一)学生的基础不同和认识的程度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在化学的这一块已经初步认识了关于物质的类别,混合物和反应物的不同,也对强酸强碱等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多种物质之间进行了有关的化学反应比较,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之间也有了一个很好概念解释。学生在教材中都可以了解到电离的相关知识点,但是教师不会特别深入的讲解,比如液体的导电性能和盐的水解知识。我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发现,高中化学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初中,以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去学习高中化学,往往是学不好的,部分学生会轻视高中的化学学习难度,这些都造成了一定的化学学习障碍。所以,在讲授化学的相关知识点时,要及时的做到对初中的化学知识点进行复习,让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知识做好巩固,然后教师再依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做好分析。

(二)化学课堂的模式探究

化学课的总体学习,可以分为下列的几个方面。在课前对这节课堂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分析,让学生了解到物质的背景,随后可以依据导电性能对物质之间进行一个分类。再在此的基础之上对有关性质做出分析,研究导电物质的原因和有关性质,提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有关定义。我在教授的过程中往往都会考虑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不断的分析把知识点运用到化学的知识点中去,为后来学习电离方程式打下了一个铺垫。高一是整个高中学习阶段的基础关键期,有了一个良好的化学基础才能更好更快的去进行一个学习,也能更好的利用在化学中养成的习惯,去进行其它科目的一个学习,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基础往往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在教授的过程中建议学生先不要去了解强和弱的电解质之分,更不要把一些较难的物质引入进去,比如在初学阶段不要把NaHSO4这类的酸式盐教授给学生,这会极大的增加学生的一个任务量。

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去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学

(一)实验操作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刚上高中的学生,关于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理解往往不是特别的深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一个变化,把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去更好的结合实验,就会导致学生对于化学有一个模糊的认识,进而大大影响了教学进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的教师做实验的目的也就是让学生对化学的变化进行熟悉,从而淡化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我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得出,借助实验可以更好的把学生精力集中到一起,让学生对于电离电解进行一个独立的思考,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

(二)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去对学生进行讲解

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列举例子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加深学生学习和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就拿KCl晶体来说,它虽然是一个不导电的物质,但是它属于化合物的范围。究其原因,这种晶体在水中能分解出来 K+、Cl-而导电,因此对于KCl 来说是一个电解质。另外的一个例子是怎样去正确的判断一个物质是否导电,大家都熟悉Na2O是由水和NaOH生成的,强碱在水中可以通过电离得到 Na+和 OH-,进而有着很好的导电性质。但是它的原因并不是由于Na2O 由于水的作用产生阴阳离子的缘故。通过这样的分析再让学生去了解知识点,就会变得简单好多,进而对判断Na2O是不是电解质就更好的理解了。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实验和理论的结合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对电解的有关知识进行理解也能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去熟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把学生的提高作为主要的一个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导电电解质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40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TiO2/PPy复合导电微球的制备
CPS导电回路电动斥力的仿真计算
Li2S-P2S5及Li2S-SiS2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研究进展
电源技术(2015年9期)2015-06-05 09:36:06
人体导电与低压触电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