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广河县排子坪小学,甘肃 广河 731301)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学习的开始,而小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无疑,在当代政府和国家的努力下,我国现阶段教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变化,但是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接近三十年的教师,在多年教育教学及当下人文教育的矛盾中,也有着深深的担忧:
在当下的中国,四二一模式普遍存在,孩子也就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家庭的中心,溺爱之风遍及社会。
钱程从小被母亲宠溺惯了,经常抢别人玩具,欺侮个子小的小朋友。每当起争执,他母亲都会站出来充当他的保护神。找到他母亲沟通:“这是我儿子,就抢个破玩具,怎么啦?”他经常欺侮班里的同学,在他的字典里,他做什么都是对的,错的总是别人。老师语言教育,母亲闹到学校:“我家就这么一个儿子,我都舍不得说他,你们凭什么骂他?”每天放学回家,钱程总是不停的抱怨。今天抱怨老师不公平,明明他和大家一样都举手了,老师却不叫他;而他不举手的时候,偏偏提问他,老师专门和他作对,出他的洋相。母亲找到我:“你还是老师呢,怎么这样对待我娃,你们学校说好的一视同仁呢?
久而久之,钱程真的做到了“众人之上”,教师劝说——我妈说了,她养我。我妈说了,你没权力打我。我妈说了......转眼十几年,前几天遇到他,就在我们学校旁的巷子里,真的“钱程似锦”。
新闻媒体总会报道:某某学校老师心里变态,以折磨学生为乐。某某教师虐待儿童......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仿佛这世界上,“教师”等同于“变态”变成了很多家长的共同认知。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护受教育孩子: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2一系列举措,保护了受教育者,却也成了舆论攻击的有力武器。
提到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可能当了很多年教师的人都可以口若悬河的说上几节课,但是当下的教育现状却是一切为了成绩,一切为了升学。
家长眼里:哪一个学校升学率高,那就是好学校;哪一个学校成绩名列前茅,挤破头也想着把孩子送去那个学校。教师眼里:哪一个学生成绩好,谁就是好学生;哪一个学生家长懂事,谁就可以拿到学校各种政策优待。投机商家:各种高分秘籍,速学方法铺天盖地......
我们似乎也都习以为常,只要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都是“方法”。名誉、奖金、高收入变成了所有人努力的目标。
在这里,我不想大谈特谈教学经验,也自认才疏学浅,不能提出石破天惊的教育高论,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位教育大家的教育理论已经百花齐放!籍此机会,就提几点鄙人从事农村小学教育三十年来的感慨:
当下的学校制定了种种规章制度,但都雷声大雨点小,无法对犯错误学生进行合理的震慑,久而久之,规矩形同虚设,学生的眼里也不再有敬畏。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不胜枚举:打架、偷窃、侮辱老师......
同事间闲谈:现在的学生不敢管啊、我们还是保护好自己吧、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各种“自保论”充斥着整个校园,是老师没有责任心了吗?是老师都不愿意教了吗?还是当下的教育本质改变了呢?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已经不再是每个老师引以为豪的称呼,而养家糊口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这到底是人性的丧失,还是教育的悲哀......
思想家韩非子曾说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还有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言“棍棒底下出孝子”,都是针对“棍棒教育”的推崇之语。但如今打开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大家对“棍棒教育”却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
让人不禁会问:“棍棒教育”真的过时了吗?
恐怕不然。
当有人质疑“棍棒教育”太过残酷时,也有人在肯定它在教育中的必要性,《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三字经》里也说:“子不教,父之过”。
“罚必有法,罚不可辱,法必周知,法必有理。”规矩有法度,法规有惩罚,惩罚重事理,事由处公平,则“棍棒”出人才。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没有一本万利的知识,任何知识都会有淘汰和过时的时候,一味求速成,走捷径,培养出的只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复印机;套用的速成方法,使用的永远是别人的思想,当再没有速成方法可以借鉴的时候,又该何去何从?取巧的捷径,永远走在别人的路上,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又如何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弄潮儿?
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从知识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所以学习能力才应该是教育教学应该抓住的本质,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比尔盖茨,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福尔摩斯,存在于社会的大多是平凡而努力的人,知行教化,当首重品行,知礼而守法是对公民的要求,也应是教育的要求;不违法度,方求上进,若舍本而逐末,教育的本质又有何依存;只有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行为操守,再谈提分上进,才不违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