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

2020-12-08 14:23:46李秋玲夏晓梅倪绪令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李秋玲 夏晓梅 倪绪令

(1国网营口市鲅鱼圈区供电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7;2国网营口市熊岳供电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9)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营销管理相关人员需要紧紧围绕着大数据的时代特点和要求,通过更加有效的方式开展电力营销管理,满足好用户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电力营销管理现状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营销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电力营销制度落后,管理存在滞后性。虽然部分电力企业将大数据应用在了电力营销管理当中,但是这种应用只流于表面,营销管理人员仍然无法及时获取营销管理信息,这样就无法有效处理用户信息,影响了电力营销管理效率。其次,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需要进行监督,随着大数据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展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近些年国家出台了诸如《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等文件,对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推动了电力体制改革,但分布式发电的推广,也增大了电网运营管理难度,所产生的数据量较大,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创新营销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一)打造电力微商营销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力营销管理人员需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合理利用完善的大数据信息,将其结合到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真正实现电力营销管理的数据化发展。在这方面,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在打造电力微商营销平台上,紧跟时代步伐,将电力产品转移到电力微商营销平台中,供广大消费者自行选择。不同于传统的线下营销服务,电力微商营销平台可以摆脱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电力微商营销平台中进行操作,可以更加便利。信息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各样手机平台的出现解放了人们的双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可以抓住计划,紧跟时代步伐,打造电力微商营销平台,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获得消费者更多的好评。同时,在进行电力微商营销管理工作中,电力营销人员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微商营销平台的完善和维护中,提高电力微商营销平台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了解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可以比以往更容易掌握到顾客的需求,并指引着企业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系统地整理出用户的需求,并根据所收集到的用户需求信息及时的转变营销管理策略。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中进行创新时,也应该充分的应用好大数据的优势,筛选和收集出与用户切实相关的信息,满足用户的需求,达到不断优化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目的。另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主体的服务体系,更加及时准确的分析用户需求,优化电力行业的服务方式。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户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地改变,这就更加需要电力企业能够利用好大数据,适时转变服务模式和方式,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电力企业信誉、巩固品牌,获得更加稳定的用户资源。

(三)大数据开展多元化服务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越来越多得与互联网相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也一样。可以说,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必须要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数据资源优势,实现业务的延伸和拓展、电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电力企业在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时,电力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还要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提出科学化的意见和建议,合理的生产。此外,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运营情况开展不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排除用电设备的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使配电网能够更加安全有序的运行。

(四)优化用电管理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行业的用电特点,并根据用户实际需求以及自身资源进行综合分析,优化供电方案,降低用户成本,减少电能消耗,实现电力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双赢。第一,电力企业应该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用电周期、变压器的运行成本调整用电方案。电力企业可根据用户的历史电费数据分析用户的用电量、最大电力需求量,调整用户的用电方案,实现错峰用电,降低用电成本。第三,电力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预测未来的电力负荷,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例如,电力企业可推广应用基于FP-T的多层关联规则并发挖掘技术,根据混沌与分形数据、约简的原理,进而有效识别电力系统高频暂态波形特征,为用电管理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结束语:

大数据技术的导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电力企业经营水平提升和发展转向的重要途径。随着电力能源应用范围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类型必将不断丰富,数据内容也不断增加,只有不断强化大数据的应用水平,才能确保这些数据内容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电力营销部门人员也应当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提升,从而更好地迎接大数据应用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