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识别与诊断技术

2020-12-08 14:23:46董佳强杨旭锋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董佳强 杨旭锋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天水供电公司,甘肃 天水 741600)

配电线路的质量关联到了整体电网运行的状态,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受到树障、内外部的异物等因素影响而引起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配电线路产生了故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强化配电线路的故障识别与诊断工作,已经成了当下电力故障检修的关键问题。

一、配电线路在线故障的识别

(一)单相接地故障识别

单相接地故障主要包括金属接地故障与非金属接地故障。金属接地故障属于完全接地故障,一般是由于配电线路中的某一段电线或电源侧断线出现故障,导致电线直接接触到地面。这种故障大多出现在馈电线路上,当发生金属接地故障时,故障位置的相电压值将瞬间变成0,其余位置的相电压将会转化成线电压。非金属故障属于不完全接地故障,一般是由于配电线路上有放射电弧出现,这种放射电弧会导致电线和地面产生间接接触。当发生非金属接地故障时,故障位置的相电压值会大幅下降,而其余位置的相电压则会上升。维修人员可以根据电压值的变化情况来对这两种单相接地故障加以识别。

(二)高阻故障识别

高阻故障的发生,一般是因为架空线路产生断裂,架空线路、地面以及周围的物体与高阻抗产生接触,导致配电线路产生短路,从而产生高阻故障。实际上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可能会导致高阻故障的因素。例如,配电线路所经过的地区,往往会有很多树木和建筑物,它们表面都会存在短路现象。另外,路面上的碎石和沥青等物体在受到雷击之后,也容易引发高阻故障。当发生高阻故障时,产生的电流要低于直接直接接地短路的电流,导致传统的过电流保护法已经无法检测出高阻故障。所以,维修人员需要使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来识别高阻故障。

(三)间歇性故障识别

系统间歇性故障,主要发生在配电线路运行中,引发间歇性放电,同时伴随有弧光线。配电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间歇性故障是任意发生的,无法测量,出现的临近2次间歇性故障,间隔时间有时为几秒,有时是几天。间歇性故障,无疑不利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阻碍了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对配电线路运行中出现的间歇性故障,要马上实施检测,将故障问题有效消除,避免引发严重后果。

二、配电线路在线故障诊断技术

(一)低压脉冲行波诊断法

低压脉冲行波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新型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对大部分配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成效较高,当前已经逐渐得到普及应用。在利用低压脉冲行波法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要先在被测电缆中输入脉冲电压。如果配电线路存在故障,就会存在故障点,而当脉冲遇到故障点之后,由于阻抗不符,就会产生一低压反向脉冲,并由测试仪器扑捉到。在此过程中,脉冲从发出到接受会出现时间差,通过该时间差,就能够计算出故障点距离,进而对故障进行有效诊断。在利用低压脉冲行波法对故障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常会通过对反向脉冲的极性进行分辨,进而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

(二)直闪行波诊断法

当配电线路出现间歇性故障,使用直闪行波法进行诊断,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将直闪行波法应用在诊断间歇性故障诊断中,使测试高压发生器与电缆故障测距仪配合应用,以直闪行波法原理为依据,对配电线路产生的间歇性故障,做出及时有效的认定。

(三)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指的是在对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检查人员直接通过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可能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判断,并通过详细检查的方式对故障发生情况进行确定。应用经验判断法,首先要确定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然后通过故障发生后配电线路运行的状态,对可能发生故障的位置以及可能发生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并由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如果,在发生故障之后,电力部门不能对故障发生位置和类型进行确定,就需要维修人员凭借自身工作经验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

(四)智能检测方法

所谓的智能检测方法就是运用现在的科学信息技术对配电线路进行检查的一种新时代检测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出现故障的配电线路进行诊断,这样的诊断方式不仅高效而且安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在配电线路上安装一定的信息装置,一旦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时候,装置就会有所提示,这样的检测配电线路安全的方法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存在的,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一切与科学技术的联系紧密相关,应该应用到配电线路故障的检测之中,促进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转。

结束语:

配电线路联系着千家万户的用电安全,关系到国家电力企业的发展,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对配电线路中的在线故障进行有效的识别、诊断,并对这些故障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能够为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我国电力产业在未来良好的发展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