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济南 271100)
在舞蹈课教学的课程标准中要求,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为突破,优化对学生的教学,提升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基本技能,让学生既学会跳舞又能学会编舞。所以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舞蹈课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舞蹈的基本功、民族以及幼儿舞蹈,同时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编舞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只是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舞蹈,并没有进行编舞的能力。在中职学校中很少有学生有太强的舞蹈基本功,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舞蹈动作的教学时就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这时学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编舞。但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实施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会舞蹈动作与编舞,教师还能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都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自己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替代,这样的信息化应用形式无法做到为学生节省时间学习更多的内容,也很难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学。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教师应该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实施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根本不能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有些教师甚至觉得为学生播放视频就是在对学生用信息化教学。在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只会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完整观看标准的舞蹈动作,教师希望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形式根本无法做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视频内容也很难让学生有太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重视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感受,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升。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舞蹈的功底不同,所以在实施教学时,教师所能应用的信息化教学途径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中职学校的学生中主要分为三个年级段的学生,一年级的学生是刚刚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这类学生并没有舞蹈功底和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给学生展示舞蹈视频,让学生学会欣赏舞蹈,加强学生对于舞蹈的认知,这样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对舞蹈学习热情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每个种类舞蹈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播放舞蹈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其中的文化以及其他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还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有利于以后学生编舞的学习;二年级的学生对于舞蹈有一定的赏析能力,同时还有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舞蹈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按照网络上的视频学习,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素材,让学生学习编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编舞给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编舞能力的提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会学习一些儿童舞蹈的创编课程,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信息化的平台,让学生将自己编排的舞蹈放到平台上,由更多的教师以及学生欣赏评价,促进学生编舞能力的提升。利用信息化对学生实施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将其应用到对学生的教学中,方便教师的教学,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信息化软件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作业的内容进行视频的录制,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布置的课后作业内容展示在教师提供的平台上,方便教师的观看。教师可以与其他教师一同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总结出最合理的评价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将评价的意见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促进学生编舞能力的提升。教师还能让学生之间相互观看评价,让学生通过对其他同学作品的观看激发创作的灵感,还能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势,将其应用到自己以后的编舞创作中,促进学生多方向的学习和提升,促进学生舞蹈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教学中,舞蹈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效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备对学生实施教学,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以及舞蹈创编能力,对学生进行最科学合理的评价,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舞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教师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