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研究

2020-12-08 14:23:46彭剑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彭剑

(容县容州镇第一中学,广西 玉林 537500)

引言:俗话说“一切灵感源于生活”,初中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要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的好习惯,贴近生活,在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所感所想,而不是胡编乱造。在新课改的春风下,写作教学越发注重生活化,这是为了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灵感的启发,并用自己的语言把他们记录下来,从生活中汲取知识,体现作文教学的价值。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从中寻找写作素材

写作文离不开生活,大部分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教师应该尽量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中寻找作文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课文中作者描述的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再课后让学生自由思考记忆中故乡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并利用课文中的句子类型,比如拟人句、排比句等等,写出一篇800字的作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文中学习的新知识,并举一反三,能够自己写出类似的句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应用能力。

(二)营造生活化的情景,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景,让学生充分融入生活中,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写作文,而不是以一种厌烦的心态去写作文,要让学生做到有话说、有事写、有情发,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比如朱自清《背影》这篇散文,作者着力描写了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情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父亲为自己做过那些平凡又伟大的事情,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散文,从哪些点滴小事中看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生活,沉淀学生的心灵,更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发现爱的眼睛,回忆父亲的爱,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好青年。

(三)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充实学生写作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贴近生活,多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练习写日记或者周记,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从平常的写作中寻找灵感,鼓励学生先不需要有华丽的语言,只需要将日常中学生所见所闻真实所感记录下来即可。“生活中不缺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随时记录在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一切,久而久之,当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翻开本子,写作的灵感就会得到激发,思路就会瞬间涌现出来,写作的内容也会很充实,不会像现在写作一样,书到用时方恨少,写作文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边想边写,搜肠刮肚也只勉勉强强可以凑够字数。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的优势

(一)作文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贴近生活的习惯,俗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阶段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把这些技巧和方法应用到作文当中,让作文水平得到升华,但是写作的内容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填充,这跟学生的自身经历是分不开的,只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肺腑之言,才能让作文看上去有情趣,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指导学生观察、联想、写作,才能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作文指导下乐于写作,逐步培养语文素养。

(二)作文生活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写作本来就是件枯燥的事情,倘若学生通过每天观察生活,日积月累就可以达到写作时信手拈来的地步,不怕写不出好的作文,长久,学生变会喜欢上写作,认为写作是件简单的事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上教师可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一些生活的形式,让生活化引领课堂,让学生从课堂和书本当中走出来,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把书读死了,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颖,知识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违背了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写作,主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事物,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作文生活化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让生活走进学生的笔头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传统的作文教学缺乏实践,让学生写作文太过于死板,只局限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生活,让生活和写作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事物,让学生成了没有感情的写作机器。作文教学应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作文学习与生活接轨,让学生在现有的水平上进行文学创作,充分发掘生活中的灵感源泉。例如,清明节去祭拜英雄时,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要写一篇参观烈士陵园的心得体会,学生就会在去的路上以及回来的途中都在积累素材,细心观察陵园中的一草一木,心中便会想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无形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只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注重生活化,那么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感就会慢慢地消失。

结束语

总之,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教师将生活应用到写作中,不仅能改善学生一写作就头疼的问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让写作文不再成为学习语文路上的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