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城区第二幼儿园,江西 赣州 341200)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非常重要,尤其在幼儿阶段,需要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膳食营养要均衡,才能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将简单的卫生知识传授给他们。幼儿阶段主要以形象认知为主,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发挥出示范的作用,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在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时,许多幼儿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正确洗手,只是单纯用水冲下即可,这样的方式显然无法保证幼儿的健康。因此幼儿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在示范过程中进行讲解,让幼儿知道洗手的要求,并逐渐掌握正确的吸收方法。真正影响卫生习惯的因素在于“坚持”,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发挥出监督的作用,让幼儿将正确的卫生行为保持下去,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幼儿运动结束后,幼儿教师需要在旁及时观察每位幼儿运动后的行为,若发现有幼儿没有洗手,则需要耐心引导他们。又如在餐前阶段,幼儿教师可通过播放《勤洗手讲卫生》儿歌,加强学生对餐前洗手行为的认知,确保对幼儿的卫生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引导。
幼儿园除了进行常规的教育活动外,还需要重视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适当增加与卫生有关的主题活动,如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等,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活动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如刚入园的幼儿,需要从基础的卫生习惯开始,通过游戏、故事与歌曲等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能够掌握丰富的卫生知识[1]。寓教于乐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幼儿也更容易接受与改正。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需要让幼儿认识到校园规矩,让学生意识到不良卫生习惯的后果,进而严格要求幼儿改进。部分幼儿可能会采取哭闹的方式进行抵制,但仍然需要严格要求并通过耐心地讲解,让幼儿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若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并坚持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氛围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卫生行为。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正确看待农村幼儿身上所存在的卫生习惯问题,尤其不可存在“歧视”心理,需要尊重与爱护幼儿,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调动幼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幼儿教师习惯以最高的标准要求幼儿,或者规范幼儿行为,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对错。此方式显然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所以不可因幼儿出现卫生习惯问题而斥责他们。幼儿教师需要激发幼儿自主教育的积极性,与幼儿共同营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氛围。例如: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以“卫生”为主题制作装饰品,这样幼儿在园内随处可见自己的杰作,通过装饰品的提醒,促进卫生习惯的形成。幼儿卫生习惯的前提在于良好的师幼关系,农村幼儿的父母时常不在身边,所以教师需要多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卫生习惯培养方面坚持正面教育,通过鼓励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数据分析就无法做出量化判断,所以对于科学搭配膳食营养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营养膳食调查和数据分析。通过询问父母等方式,调查了解幼儿每日食物摄入量,结合体格检查和体检等措施,评定营养膳食级别,定量化地搭配食物,从而以此为科学依据更好地完善膳食营养搭配。
对于此项内容,幼儿园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厨师或者炊事员、保教人员和食堂管理人员的营养健康、平衡膳食方面的知识教育,让食堂和餐厅人员都能够更好地了解到营养和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对幼儿营养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从而让幼儿认识到好好吃饭的重要性。幼儿园可以邀请营养学专家、高校营养学教师、主任医师等来园授课,教育和指导餐厅服务人员,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到何为健康饮食、如何科学合理搭配食物才能保障饮食的营养与健康,从而让相关人员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做出更好地符合营养膳食标准的食物。
在以上准备之后,幼儿园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的营养食谱,要特别注意含有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食物的供给量。注意在食物加工中防止营养破坏和营养流失,比如烹饪时间不可过长、尽量避免油炸类食物、炒菜油温切勿过高、蔬菜应该先洗后切等。在制定营养食谱的过程中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建立科学的餐食搭配制度,比如早餐、早点、午餐、下午餐分别占据日均能量的20%、10%、40%、30%;二是保障营养的均衡,保证鱼、虾、禽类、蛋类、奶类、各类蔬菜和水果的均衡搭配;三是选择合适的食物加工和烹饪方法;四是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少油少盐、增加深海鱼虾的供应等;五是根据季节和时节的变化随时调整食物的搭配,比如夏季增加解暑水果的供应,秋季增加瓜果的供应,冬季做一些羊肉汤等温补类食物等。
膳食营养管理机制对于幼儿园膳食营养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园的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这项机制: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管理模式,树立科学的营养观念;二是在餐厅和食堂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考核活动,制定考核机制;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实行负责到人的管理机制。当然这些管理机制不可能覆盖所有内容,也不一定适合不同地区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应该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规划和设计。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要从卫生习惯进行对幼儿的培养,并做好膳食营养,满足幼儿的成长营养物质的需求,使幼儿在幼儿园中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