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吴城乡吴城中心小学,江西 宜春 336000)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我国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这样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主要依赖于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现代教师队伍。新课程改革的也就是在现代教育工作者教育的需求之下,在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促进之下应运而生的。小学生处于正式接收知识文化和素质培养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文化内涵并且能够真正帮助小学生确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这些人生基本的价值导向,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只能听着教师关于知识的理解而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态度,没有自己的主动学习意识。这样的学习效果不仅往往不尽人意,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主动学习意识,更不利于学生全面人才素质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的重要催化剂,更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友谊长存的润滑剂,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讲解内容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关注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施展困难,学生的学习也因此受阻,更为严重的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但小学语文是开启学生学习殿堂的重要学科,如果学生对小学语文产生了厌学心理,那对学生以后的学生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要想真正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策略,真正达到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真正开展并落实针对小学生的创新教育,就一定要保证好教学目标的正确性,并且积极开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吸引力的趣味课前导入。具体来说就是小学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有教师专业的思考同时需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小学生的思维巧妙地安排学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定的教学目标中愿意思考,学会思考,懂得思考。当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还需要有兼具趣味性和学习性的课前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保证学生能在一个积极、活泼、愉悦的氛围中以一个轻松自在的心态进行学习。
例如,在《白桦》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不仅让学生了解到白桦树的特点,还要从课文中培养学生对于白桦树所蕴含的内涵的自我感悟,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学生学习和认识到白桦树的特点,第二个方面是感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而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出发,先以一些白桦树的照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谈谈照片与自己所认识或者想象的有没有什么区别或者差异,等学生的讨论热情被带动后再按照制定的学习目标以此展开教学。还可以以文中的形象性表达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毛茸茸的枝头”“串串花穗齐绽”等都是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的表达。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充分尊重了学生自己的思考自由,让学生能够自己体会自己感悟,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做法。
创新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仅限一些基本的练习,而一些课本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学生是不能体会的。而且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也会被打击,自主思维也不能够得到锻炼。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就应该全面地了解学生,以学生能够理解与感兴趣的方式呈现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学习知识,汲取知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适合学生自己思考的部分就让学生自己思考,能够让学生讨论的话题也让学生自己讨论出结果,教师只要负责引导学生讨论的思路与深度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开展课堂训练对于学生记忆语文知识非常有利,它是教学模式创新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平时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训练来保证好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教师设置的课堂训练时间上不能过于频繁,难度上也不能过于复杂,不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所以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适宜地设置相应的课堂训练,而且这种训练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形式来进行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需要的小学语文工作者们的大力推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素质与兴趣上培养学生,保证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质量。当然,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