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式阅读教学方法探微

2020-12-08 14:23:46孙玲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孙玲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新华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一直伴随其始终,在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各方面试验、调整,让“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群文式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篇文章为阅读形式,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思维更丰富。“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内部结构、核心观点、承载信息。”群文阅读不是几篇文章的简单组合,教师要精心设计群文阅读,才能使群文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二、小学语文群文式阅读的效果及作用

(一)群文式阅读让语文学习更立体

把几篇内容、意境、内涵都有相似相关之处的文章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同是写景选取不同的景物表达的情绪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同是抒情,各自的情感有不同。经历发现的过程,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使学习的过程更具体,更详细。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授古诗的解词释句的枯燥,让学生在探究寻求中明意品味,更在比较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了鉴赏。

(二)群文式阅读让积累更丰厚

阅读中运用比较的策略,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把内容上、主题上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点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加以对比,形成冲突或反差,找出异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等诸方面的理解与感悟,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阅读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以比较的眼光审视自己收集的资料,发现诗人的相同与不同;以比较的目光看诗歌的题目,发现这一类诗的一般与特殊。他们了解的不仅仅是这一首,那一首,而是一个时代,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审美,共有的快乐与悲伤。这时候学生的积累不仅仅是背诵了几首诗歌,更重要的是学生积累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拓展了思维的广阔领域,还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三)群文式阅读让思维走向多元

“群文阅读”的有效实施关键是要找到“议题”,然后根据这个“议题”有效组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发现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把几首送别诗组合起来,以送别为“议题”。在体会诗人与友人深厚情意的环节,则浓墨重彩,采用解说“雨”“柳”的典故、配乐、范读、引导质疑和讨论、让学生展开想象等多种手段,引领他们走进每一位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感受那份依依惜别之情。

三、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群文式阅读的策略

(一)有主题地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

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之一是“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基于教材单元整组、综合性学习等群文阅读教学,教材中本身就有主题。基于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等多角度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选文章。

1.从文章内容角度定主题。以时间为主题,如“春天的儿童诗”“描写晚霞的美文”群文阅读;以人物为主题,如“老舍笔下的小动物”“我的老师”群文阅读;以事物为主题,如“千姿百态的荷花”“故事中的狐狸”群文阅读;以事件为主题,如“送别诗”“母爱”群文阅读等。

2.从人文内涵角度定主题。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如“尊重生命”“生命的价值”群文阅读;以成长教育为主题,如“名人成长小故事”“难忘的童年生活”群文阅读;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如“人与动物”“师生之情”群文阅读;以学会思考为主题,如“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事物”群文阅读等。

3.从表达方式角度定主题。以写作体裁为主题,如“创世神话”“演讲稿”“儿童诗”“西湖民间故事”群文阅读;以写作方法为主题,如“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小小说”“有特色的人物外貌描写”群文阅读等。

(二)有结构地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组合起来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三)有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横向联合起来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该秉持这样的观念:“群文阅读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应有权力、有机会参与课程的建构,也就是说课程内容必须是对学生有意义的,是他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有权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主题、内容来学习;有权决定用何种语文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关注“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如何感知每一个文本,关注学生选择文本时的态度取向,更要关注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所得,关注学生在交流时对于同伴观点的聆听与记录。既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观点,更要关注不同的学生的不同程度所得,以及获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