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澳前镇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400)
美术社团本质上是各大院校尊重学生学习意愿基础上,通过社团活动形式开展美术学科相关内容的团体。学生参与美术社团活动时,不仅可以丰富美术知识储备,还可以促使艺术素养全面发展。尤其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深化下,积极推动美术社团建设,有助于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美术修养和素质能力发展夯实基础;美术社团可以看做是课堂美术课的延伸拓展,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拓宽美术知识学习深度和广度;组织美术社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与其他同学或教师交流沟通,促进教师的语言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发展。由此看来,素质教育背景下推动小学美术社团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推动小学美术社团建设,需要契合实际需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身潜能得到深层次挖掘和开发,丰富学生别样的审美体验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发展。其一,可以收集世界美术大师的优秀作品,组织优秀作品鉴赏会,借此创设一种艺术氛围,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级美术大师的艺术素养,如,梵高的《星夜》、莫奈的《睡莲》等画作,引导学生去切身体会大事内心的情感思想,在创作时的心境,汲取他们的创作经验,便于自身的在创作时懂得变通,寻找不一样的角度。其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临摹世界名画,但并非是机械式的复制,而是要深入分析画作中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尝试着学习作者的绘画技巧,作为后续创作的参考。通过社团成员临摹世界大事的作品,切身去体会创作手法,加入自身的体会,便于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其三,在每学期期末,组织成员参加作品展,将自身观摩大师作品后的创作呈现出来,相互交流和促进,共同进步。
小学美术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打破形式的束缚和限制,可以选择绘画艺术主题的作品赏析方式,帮助学生深层次感受美术作品内涵、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增长见闻、开阔视野,选择符合小学生美术认知水平的方式组织美术活动。如,推行“100天绘画日记”形式,选择资深感兴趣的事物,用100天的时间去记录下来,并配上文字编辑成册,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有的学生的主题是家中的狗,自己的小猫,或是每日的生活场景,尽管内容较为普通、平凡,却可以带给学生别样的情感体验,打动人心。此外,选择故事画接龙形式,要求学生对一幅画面补充接龙,此种方式可以让故事画面更加丰富、多样、有趣,孩子自身喜闻乐见的事情基于画画形式分享、交流。
美术社团活动设计时注重趣味性的内容筛选,可以绘制趣味性较强的卡通漫画、插图,选择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绘画形式组织活动,令学生加深对美术社团活动的热爱。基于此种方式,促使学生观察生活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持续提升。即便学生的作品内容和表现方法幼稚,但是却可以从中挖掘有机质信息,对学生的绘画作品予以肯定和鼓励,循序渐进,持续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社团活动设计范围广泛,可以选择《贺卡的制作》《手帕的设计》等图案课程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注意留下观察生活,通过切身体验来描绘身边美好事物,促使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推行奖惩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寓教于乐,对于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大有裨益。
美术社团活动结束后,将优秀学员和表现差的学员作品对比分析,包括学生自评、互动和教师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与其他同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下共同成长。同时,做好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每个期末推行淘汰制考核,考核不符合要求的学员被淘汰,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社团活动中应用,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优势,收集大量的美术资料和图画,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学习心得艺术形式,挖掘学生的绘画潜能,启发学生创作思路。基于邮箱、微信和网站等途径发布信息,定期推送,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下,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推动小学美术社团建设,可以帮助学生丰富美术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在参与多样化的美术社团活动,提升美术创作技巧,并且在于其他同学和教师交互中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体验,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