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类教育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混合式学模式探索

2020-12-08 14:23:46魏剑峰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魏剑峰

(北海市卫生学校,广西 北海 536000)

针对药品储存和养护技术来说,是使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对药品的储存以及养护技术进行研究,避免相关药品出现变质的情况,对药品的质量进行保证,同时也是一门确保用药安全的技术性学科。药品储存和养护技术在中职类学校中,是医药营销、药品管理和经营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对药品仓储的流程和相关法规进行掌握,能规范出库和进库等仓储业务,对操作程序和岗位工作职能要求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熟悉,且具有各类药品养护和储存保管的工作技能。此教学主要源于实践,同时还可以进行指导实践。根据此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技术可以让自身的职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一、课前准备

为了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激发,同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相关理论知识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通过课前预习,可以让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并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相关任务,其内容需明目标不可过于繁琐,将其中重点和要点突出,使学生可以明确课前预习的目的以及将要学习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

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以及任务需求,课程教学内容按照业务流程分为药品储存养护、药品入库以及药品出库等内容。针对药品入库来说,其内容主要包含入库验收和到货接收。对于药品的储存和养护来说,其中主要包含药品储存设备和相关场所的管理、分类储存的方法和要求、储存货位以及药品堆码的方式,还有药品质量的检查方法以及养护要求等。针对药品出库的内容来说,主要包含按照出库原则进行配货和复核以及运输等,药品的出库流程按照发货程序完成并将出库记录做好。

三、教学程序

展开教学活动时,利用仿真实训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此模式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训练同时将其在工作中进行应用,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办理药品的入库与出库,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药品仓储管理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培养。展开实训时,可以按照药品入库、储存以及出库等阶段来展开。

首先,药品入库。对学生展开实训前,需全面分析药品入库时的操作规程以及相关工作程序。比如其中一些待验药品在何处存放,明确其验收的方法和程序以及相关标准。在上课前这些知识就需预习好,当展开实训时,教师需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学生可以自由扮演验收员或收货员,验收员对药品入库加大重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对学生的职业素质重点培养。各个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相互之间进行配合,各个步骤都不能出现错误。

其次,药品储存。当完成药品入库后,接下来需进行药品养护和储存阶段,此环节需由养护员和药品仓管员完成。针对仓管员来说,必须对各种药品的性能进行充分掌握,按照来货药品的体积和数量以及药品特性对仓储货位进行合理安排。针对养护员来说,需在固定时间对库存中的药物进行检查,同时针对贵重药品以及易变质药品等将养护工作做好,将仓库的湿度和温度调整好,将相应的数据处理以及记录做好。

最后,药品出库。此教学内容主要是配货以及复核,此阶段与之相对应的人员为复核员和配货员。对于配货员来说,当其接到出库的通知,需对药品和发货单之间是否存在错误进行认真查找,配货前必须做到准确无误,此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任何问题都需及时停止发货。对于教师来说,在此环节中需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加强,让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和虚拟仿真操作相互结合进行分析,使学生可以明确其中的含义。另外在完成配货后还需展开复核,其内容主要包含质量复核以及数量复核,当完成复确定无误后才可以发货,并将出库记录做好。

四、结语

整个教学过程都需按照医药企业的具体工作展开,并对相关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其中的模式和内容需按照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行优化和更新。各个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都需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岗位操作标准进行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和修整。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发展意愿选择相对应的岗位职责和项目任务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进行交替或反复练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对学生工作协作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