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钰
(哈密市第十五小学,新疆 哈密 839000)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能积极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选取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作为数学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
数学实践性作业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综合应用数学思想、思维方法和知识技能去解决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应该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前可布置学生到公路旁,要求他们记录5分钟内通过的机动车辆的次数、车辆的型号、牌照类型。第二天上课时让学生先谈谈前一天收集到的数据,再谈谈是如何记录这些数据的?
接着,研究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这样,让学生在调查中获取真实的原始数据,由此分析现有公路能否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地开放的力度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以上的组织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感受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十分必要的,从而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意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策略,同时培养学生关注信息的意识。
数学实践性作业和其他学习活动一样,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以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自然界为活动场地,让学生在实践性作业的活动过程中主动地去观察生活、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地应用数学知识、方法、思维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求学生围绕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具体要做的工作,学会分工负责;共同提供需要的资料和工具,学会资源共享,以促进合作成功,荣誉共享。
例如,我们在学习了人教版教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个单元后,就可以这样设计一些操作类的实践习题:“设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实验前先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如将土豆放进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中,间接测量;也可将土豆切成规则形体估计体积;还可将土豆煮熟再压成长方体来计算等。
接着,根据以上提出的设想进行实践操作,从中悟彻出解决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的最佳策略。这样进行实验对比,每位学生不仅可以巩固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而且提高其思维水平,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性作业,组织指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元、角、分”之后,给学生设计一份作业:①请你调查下列物品的单价,并记录: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②班级用100元买以上体育用品,你准备怎么买?这种问题答案开放的实践题,学生可根据需要,钱数的可能性,做出各种不同的合理选择,老师只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具体评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促使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实践操作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探索知识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欲望调动到最大高度。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组织指导学生在完成数学实践性作业中加强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如,教学“克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可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活动:(1)用弹簧称或电子秤称一称2分的硬币(约1克),然后亲手掂一掂,感受1克实物的重量;(2)要求学生称出1克黄豆,数数约有几粒(4-5粒);再要求数出4-5粒黄豆用手掂一掂。充分感知“克”,反复体验1克的重量后,让学生扩展到几克、几十克重量的认识操作中去。
课后要求学生找一些物体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反复体验,正确理解度量单位。
再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可要求学生动手去量一量,比一比单位面积的大小,或用纸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在地上画出1平方米的地面,反复对课桌面、黑板、教室的墙或地面面积进行测量或估算,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总之,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以活动、探索为主线,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通过操作性作业,获得体验数学活动的成功感。同时,通过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开展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复习巩固知识,享受实践操作的喜悦感,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