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良性建设管理中的沟通艺术

2020-12-08 14:23:46贾慧芳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贾慧芳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夏家小学,甘肃 天水 741028)

引言:师生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有效沟通,它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小学班主任要进一步掌握沟通技巧,明确沟通艺术,在实现师生互动的基础上优化班级氛围,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让其更加投入教学工作,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诉求,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自身。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沟通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师生互动和师生沟通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心理建设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这种交流和沟通往往是双向的。一方面,为了得到更好的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需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帮助学生疏解心理问题和解决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及时将自己的问题和烦恼告知班主任,在与班主任沟通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认知水平。从这两方面来看,对于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和学生来说,一种良性的社交活动,沟通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班级氛围获得良性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良性建设管理中沟通艺术的运用

(一)建立在平等身份基础之上的沟通策略

师生互相尊重,是小学班主任得以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根本保障。为了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必须以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作为根本前提,只有通过双方的真心交流和沟通,班主任才能更加清楚地熟悉每一位学生各异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色,才能针对性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另外,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要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建立一种属于两者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关系,积极倾听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和各种生活想法,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密切师生之间的关系,弱化班主任的教导主体角色,努力塑造平等和谐、自由尊重的学习环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教育方式,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创造力,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全面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重视学生情感管理的沟通策略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离不开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也能够帮助班主任合理优化班级管理工作。因而,班主任必须要注重对教室这个生活环境实行学习化氛围建设和语境化课堂建设,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管理和情感渲染,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工作。在建设更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班级文化氛围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从根本上转换自身的角色,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班主任还要熟悉班上的每个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管理。在注重班级文化氛围建设的集体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成为班级重要的一份子。所以,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化管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管理,创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比如,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周期更替式班委联合会,由每天更换的班级管理者负责每位学生的上课考勤和班级纪律的监督,最后进行日结或周结,让每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协同班主任一起建设班级的文化氛围,真正做班级文化建设的“小主人”。

(三)结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沟通策略

教学管理是小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今,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大多熟悉各种各样的网络沟通共享平台,班主任可以依托网络的便利性推送班级管理信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班级良性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就要创新教学管理的制度,确立相应的考核、学习和考勤等制度,让学生在遵守这些制度的同时,体会到集体协作的良好效果,帮助学生养成集体荣誉感,为学生营造一种适于学习、乐于分享的学习氛围。例如,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关于“曾经想做的事或曾经做过的事”,通过这样的课堂讨论,拉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拉进学生之间的距离,最终使得班主任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学生,便于进行个体差异化的沟通交流。总之,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利用环境等外在因素,通过有效沟通策略,渲染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班级良性建设管理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要巧妙运用沟通策略进一步优化小学班级良性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意识,争取做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培育出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型未来少年为己任,另外,在具体教育开展课堂中,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努力以学生为主,增加和学生以及其家长的交流频次,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