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丹
(瑞安市飞云中心小学,浙江 温州 325200)
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中时,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自己错误的观念以及个人习惯,让学生形成更好的品质,并且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礼仪礼节的内容,通过传统文化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内容,让学生做到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古人的价值观念以及正确的品德素养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说服力才会更强一些,所以在小学德育的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素材非常多,这些素材应用到对小学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成长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也可以对小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进行指导,让学生成为知礼正直的优秀少先队员,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学习古人,效仿古人,让学生得到古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形成优良的品德,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融入学生的德育教学中。
在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融入并不充分,所以传统文化中很多优良的德育教学资料的价值并没有被展现出来。小学德育教师想要实现高效的德育教学,首先教师就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学的内容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德育,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高效的德育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引导到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春节作为素材对学生实施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在过春节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哪些习俗?此时,学生就会回忆起节日的快乐时光,并且表达自己的想法,将春节拜年、收红包、贴春联等等习俗都列举出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春节拜年是不是更多的是年纪小的到长辈身边拜年,并且长辈会给红包,我们给长辈拜年也是尊敬长辈的表现,这也是在我国古时候就有的习俗,是传承下来的优良文化。利用这样的引导教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尊敬长辈的传统文化,并让学生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也会更有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对学生实现高效的教学。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不能仅仅依靠一些理论知识对学生实施教学,实践也是德育教学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实施德育教学,并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学生在实践时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能够更高效的实现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同时教师这样的教学还能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实现高效的教学实施。例如,教师可以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给革命先烈扫墓,在扫墓活动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普及中国古人的爱国事迹,给学生普及文天祥等等爱国人士的故事,利用这样的教学,以实践活动为引导,让学生了解古人的爱国事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实现对学生爱国精神品质的培养,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学。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逐渐将互联网融入对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中,利用网络平台实施德育教学,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将其融入小学生的生活中。在德育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小故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观看小视频的过程中学会相应的德育知识,方便教师的教学,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这样实施德育教学的效果会更好。教师在进行学校德育教学网站的布置时,可以选择一些传统文化中的内容进行布置,可以在其中融入屈原、孔融等等人物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视频让学生学习到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平台上给学生设置传统故事专区,在其中可以播放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等动画故事,动画本身就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内容,学生观看的积极性会更高,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够学会其中的德育内容。
在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更高效的小学德育教学,让学生在听故事、看动画的过程中学会德育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内容,让学生效仿古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得到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对学生高质量的德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