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广
(合浦县廉州镇第七幼儿园,广西 北海 536100)
田园课程指的是在课程建设中,将田园资源加以开发,构建相应的课程,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施,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自然课程。实施田园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相应的田园知识,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与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指南》的精神,做到“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园应该将学习场所从活动室拓展到室外,增加幼儿户外游戏的时间。在确保幼儿户外游戏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基础上,保证了幼儿户外田园游戏时间不少于1小时,田园种植、劳作、探究、参观、艺创、节庆等时间不少于2小时。
幼儿园可以将园所户外场地划分为种植园、饲养区、田园创造区等区域,围绕安全、共享、创意、丰富等要求,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使幼儿成为环境和材料的主人,做到和田园课程接轨。比如,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在植物园、小树林、马路边、葡萄架下等不同的场地可以做什么,又最想做什么?其实,孩子们在植物园里不仅可以种植、采摘,还可以找蜗牛、捉蝴蝶、挖蚯蚓、抓蛐蛐;在马路边,孩子们可以三五成群地边走边聊、边走边看、边走边玩;在葡萄架下,孩子们不仅可以进行采摘,还可以拍照玩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中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种植园”是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角,为幼儿提供探索学习、模仿锻炼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组织幼儿进行种植,在不同的季节种植相应的蔬菜和农作物,让孩子们参加一些简单的劳作,亲自观察和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将教育理念渗透在其中,引导孩子们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学会分工合作和分享成果。春天的时候,带领孩子们到幼儿园周边观看春耕场景,回来之后就到种植园实践。秋天到了,组织幼儿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渗透情感教育,从而引导幼儿朝着积极、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因地制宜,变废为宝,收集丰富的材料,创设多元的创作环境,让幼儿大胆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比如创设田园音乐间,鼓励并启发幼儿用竹子、竹筒、蛤蚌壳、种子等自制乐器和道具,进行创意表演。在充分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同时,也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此外,应该引入自然资源,为手工制作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比如鸡骨草、玉米皮、各种形状的树叶、作物桔秆等等,清洗分类后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进行创作,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田间写生,让幼儿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加强幼儿对自然风光的感受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为了让幼儿更加亲近大自然,开阔眼界,真真切切地发现与探索一年四季的特点及其变化特征,幼儿园每年都应该举行全园性的春游、秋游活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大自然作为课堂,营造出多彩的育人环境.春天,带领孩子们走出园门,走向田野,看刚探出头来的小草、欣赏路边悄然绽放的野花。夏天,带孩子们去小树林捉知了,感受在小树林里的丝丝凉意,到附近的小池塘赏荷花。秋天,带孩子们去农田看农民伯伯摘玉米、收花生、收割稻谷;冬天,坚持带孩子们到田野里看看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四季美景、用语言妙说四季趣事。在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想象力丰富了、知识增加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比如以观察秋收为例,老师让幼儿观察农民伯伯是怎样收割稻谷的,找出人工收割与机器收割的不同,让幼儿自由发言,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这就是实施田园课程意义所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孩子的兴趣及需要为基点,可以随时随地生成课程,首先由生成课程的教师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经过研究讨论,进一步完善,具有可行性的,就在园内推行实施,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最后进行反思与评价。比如,有一天,幼儿园外传来了机器的响声。虽然不悦耳,但是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深深地吸引住了。不时把目光投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问:“老师,那是什么声音呀?”既然孩子们感兴趣,我索性带孩子们一起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幼儿园大门口右侧在修路,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那场景是那样的清晰,小朋友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情不自禁地模仿挖掘机的声音,用身体不停地比划,相互讨论起来。五分钟过去了,我开始提问,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踊跃,平时不怎么开口的小朋友,也会举手回答,想说,敢说,喜欢说。顿时,我感到很欣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把课堂搬到户外,引入自然资源,身处田野,赏心悦目,自由放松,给孩子们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孩子综合能力的发展。
接下来我组织区域活动,让孩子们画《我眼中的挖掘机》。孩子们动作迅速,没等我说完就开始动笔,往日的“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我不想画”等等销声匿迹,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更期待他们的作品,二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完成作品。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没有雷同,颜色、大小、状态、角度各一,这就是田园课程的魅力所在。田园课程的实施,也正是在诠释和践行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总而言之,幼儿园应该坚持开展田园课程,努力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专注力、社会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实施田园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有知识、有劳动、有科学、有梦想的教育。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田园活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