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0-12-08 14:23:46王前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王前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复兴中学,四川 南充 637668)

现代文跟其他文体不尽相同,其中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现代文中看到作者的背景、思想和当时的时代发展情况,学生也能在现代文中体会到对自己有益的人生道理,对写作技巧也能有一定掌握。我们必须对现代文阅读重视起来,教师也应该想办法整理自己的阅读教学策略,让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更有效率。

一、当前语文现代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

当前现代文阅读教学整个过程比较混乱,系统性较差,很大一部分教师不会仔细钻研课本内容和现代文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引导学生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也是毫无头绪,大多情况下,教师只重视课外阅读拓展,而抛弃课内阅读,最后得到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纳入了很多流派,比如艺术鉴赏,文学流派等等,然而,许多教师都把这些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导致整个语文课本的系统性也完全被打乱。教学秩序混乱不清,教师引导毫无头绪,教学内容系统性差,学生自然无法对现代文阅读进行深度的吸收,也无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

(二)阅读方向和考试需要相差较大

当前新课改不断深化,未来考试自然也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来制定和进行。但是,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无法跟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最终的考试目标也相差甚远,出现这一情况是教师对新信息不够敏感导致的。教师需要不断关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全面把握现代文阅读需要的能力,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二、改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朗读文章,走进阅读描述世界

在学生学习阅读之前,要先对这篇文章进行诵读和朗读,在进行朗读时,了解文章所表达和讲述的基本内容,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大概的掌握,这也是我们在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分析时的基本工作。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以朗读文章为最开始的敲门砖,从而,能够融入作者在文章中所描绘的世界。单纯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研究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心境的,只有朗读、诵读才能真正的达到与作者、文章灵魂契合的目的。在朗读文章时,可以分为两种朗读方式,先让学生进行个人朗读,再让整个班级进行团体性的朗读。在最开始的个人朗读时,让学生先体会作者心境和文章情景,紧接着可以进行整个班级的团体性朗读,因为这时候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表现出整个文章所体现出的气势和感情。

(二)对文章进行感悟,感受文章的魅力

上文谈到学生需要对文章进行朗读,这样才能体会作者心境,了解文章的内容。然而,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主旨概括方面。还需要对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故事总体的环境情景进行分析,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氛围当中,真正体会到文章所带来的魅力,从中获得一些感悟。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也要重视感悟文章这一环节,安排好教学过程,引导着学生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恰当的时候,引着学生进入故事所设定的整个情景中,可以让学生在进入氛围时闭上眼睛进行氛围感悟和情景体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以《荷塘月色》这一文章为例,首先在朗读时,让学生了解荷塘月色基本内容,然后引导了学生进行文章感悟,融入文章情景,感受文章所表达的一些朦胧美,在课上进行这一课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背景音乐的放松,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荷塘月色这一课所表达的氛围,情感和情景,深刻感悟文章,了解作者。

(三)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对话教学

高中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的成熟,慢慢的也有了许多自己的情绪,有很多学生可能无法抒发情绪,将其压在心底,这样的状况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其学习状况,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可以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对话式教学,让学生在现代文阅读学习中疏解自己的压力,从作者和文章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情绪和未来有帮助的东西,还可以深刻感受作者思想,进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正确塑造。在对话式教学中,可以在学生之间,也可以在师生之间,师生对话的形式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其较为错误的阅读方法进行了解,并在下一节课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与新课标相结合,而且要保证自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尽可能地与文章进行交流,让学生抒发自己对文章的感悟,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把自己对阅读的感悟和对阅读的理解强硬的加塞给学生,必须让学生理解文章,融入情景,体会作者心境,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最终达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