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作文的对策研究

2020-12-08 14:23:46张维潘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张维潘

(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学,浙江 温州 325200)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其个性予以充分尊重,阶段的学生性格鲜明,这也是小学生的宝贵财物,往往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是在个性中转变而来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现阶段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话题,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使得学生的文字表达更加贴近生活,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真实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尝试围绕着某一话题来进行素材挖掘。例如,教师将题目定为《未来的我们》,让学生根据这一题目自选角度进行作文写作,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更加自由、轻松的写作氛围,从而使得学生的构思更细腻也更加贴近真实生活,让学生结合现阶段自身的实际生活情况来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得写作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组织、素材整理以及文章结构设定等等,从而使得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转化为文字。

二、充分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实行个性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激发,从而使得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但却是鲜活的个体,自我意识很强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学生往往在接受能力上以及基础知识储备上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对学生的层次性进行准确把握,从而使得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有所收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教师所应用的写作教学手段也应该存在一定差别。对于那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注意对其进行引导教学,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使得学生在习作课程上可以有所收获。而对于那些写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细致讲解,要具有一定的耐心,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对于分层教学来说,其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段,同时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高效性的关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一支笔描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对周遭世界的以及周围人的变化有更加敏锐、真切的感知。

三、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以及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些习惯的养成往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长期引导。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使得自身的写作意识得到提升,这样可以提升学生作文写作质量。为了可以使学生实现写作目标,教师应该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进行深入落实,以现阶段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六年级下册《天游峰扫路人》一文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自行体会文本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要让学生对“我”与“扫路人”对话时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同时,要对“扫路人”的语言、动作进行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耐心以及意志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写作技巧,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自由,也更加真实。学生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找到其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对其主线以及支线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还要注意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身的文字驾驭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展开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接受能力有具体了解。同时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小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教师在展开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调动,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自然的协作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会感觉到外界的压力,这样也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发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对以往的生活经验以及所积累的情感进行调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定耐心,并且要具有包容性,尊重学生的观点看法。发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存在技术性问题的时候,也应该及时指出,从而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