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看小古文教学策略

2020-12-08 14:23:46庄玲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庄玲

(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当前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应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文化的深层底蕴。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开展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重点在于,增加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比例,引导小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经典古文来感知传统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古诗文篇的增加使得爱国主义思潮也逐渐融入学生们的情感中来。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背景下文言文和古诗文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深入探究小古文的教学策略对于推动小学语文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古文定义及特点

在2006年李振村先生在其编著的《小学语文教师》教材中提出了“小古文”这一概念,一般来说古代学者编著的篇幅较小的文言文课文统称为小古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古文的语言精简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更加通俗易懂,更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例如,在“青草地,放风筝,汝前行,吾后行。”这句选自于民国时期文言文课本的小古文,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能迅速朗读背诵,并掌握其深层含义。

二、小古文教学策略

1.朗读先行初步感知。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指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及良好的语感,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理解课文的主题及情感基调,以此拓展其文化视野。而小古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朗读背诵练习,才能理解其深层次含义,并形成自己的感知。因此,小古文教学应坚持以朗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大量的朗读训练,并创新优化朗读的方式。一般来说,“歌诀体”的朗读形式应用较为广泛。首先,教师应借助桌子及地板等辅助工具来发出“嗒—嗒—嗒”的节奏声音,并保证其声音节奏均匀整齐,从而为小古文的节拍划分奠定基础。例如在小古文《荷》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节拍进行恰当的断句示范朗读,并保障学生能准确把握小古文中所涉及生字难字字音。其节拍断句如下:“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再者,为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融入小古文的情感基调,实现朗读情感与文章情感及内容的融合。例如,以《猫捕鱼》为例,在朗读当“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这句时,急跃起的“急”字朗读应体现急促的情感,因此,读完“急”字之后短暂的停顿使得猫坠入水中急忙跃起的情态在朗读过程中得以体现。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来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

2.提问质疑加深理解。

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核心在于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问题设计来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教师应积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课文朗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含义,进而提升教学效果。针对小古文中的长难句及重难点知识,进行引导性的问题设计,帮助学生把握全文主题及感情基调。例如,在《夸父逐日》这篇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其故事性特点来引导学生通过总结概括故事内容来把握全篇课文的主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层层递进,深层次探讨小古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及价值道理,让学生学会结合生活经验及实践来思考体会其本质价值。在《龟兔竞走》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思考兔子失败的原因及乌龟为何获得胜利。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习,从自我出发,来深入探讨乌龟和兔子谁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3.学以致用结合练笔。

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借鉴应用小古文的格式范本来进行写作创作。例如在《放风筝》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仿写的写作训练模式来引导学生通过“青草地,放风筝”进行仿写。学生的仿写答案也是多样化的。“青草地,做游戏”和“青草地,踢毽子。”而在学习《五官争功》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基于课文内容进行续写,培养学生用古文写作创作的能力及思维,进而为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的比例增加,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为小古文的教学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因此,教师应积极加强小古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有效提升小古文教学水平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