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艳红
(重庆巫山县抱龙小学,重庆 404700)
在数学学习中,数字与图形是最重要的部分,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在数学教育中数形结合是研究热点、研究重心。从研究结果来看目前数形结合的研究基本集中于思想的内涵和方法。数形结合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帮助重大。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表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往往会认真学习,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往往无法集中课堂注意力。对此教师数学教学中,就需要立足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用能够体现学生性格、年龄特点的方法解释数学知识。举例来说,在学习分数加减反知识点的时候,因为分数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此时让学生计算一些问题比较困难。这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投影出数字。如1/2+2/3,此时学生就会看到画面上出现了半个蛋糕和2/3的蛋糕.此时教师可以挪动蛋糕,让学生看到1/2+2/3的拼接后结果多出来多少。直观化图形让学生明白了分数知识的特点和本质[1]。学生不再陌生以后,自然能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提高知识理解效果。
数学当中有着很多的图形内容、图形知识。但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感官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此时让学生直接说出空间几何图形变化存在不小的困难。这时候教师完全可以使用一些数字。比如在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数字化解抽象问题。比如某题目要求补全一轴对称图形的另外一半。许多学生都陷入了迷茫,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图形的长宽高是10、8、6。这时候学生就会根据当前图形的数据完成图形的补充[2]。学生不再认为图形知识难以理解,学生轻松地应对了学习上的问题,化解了学习上的困难。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数学知识难度很低,但是 这并不是说小学数学没有学习意义,反而重要性非常突出。小学数学教育为的是打好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具备学习意识[3]。当然以成年人角度来看小学数学难度简单显然不够公平。大部分小学生都表示,数学很难学习、很难理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数学知识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经常会陷入概念理解困难。此时教师就有必要整理数学知识的难重点,提炼出其中抽象概念。并在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释知识,将问题简化,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概念的意义与本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形成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举例来说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从字面意思理解分数显然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教师就需要用数形结合思想讲解其中的部分。教师可以在视频画面中把一个圆分为多份,并在每一份上标注出一个数字编号。如分成10份,被划分的每一份分别写上1、2、3、……10。随后告诉学生10就是分母,单独的数字编号就是分子。这时候学生就能够更清楚、直观的了解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学生了解了概念的特点、本质,加深了知识基础、知识理解效果。
数学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计算技能、计算能力培养。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意识,这样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学习才会足够顺利。教师需要让学生将问题变成数学能力,提高知识理解、信息挖掘水平。要巧用数学知识处理数学问题和数学要素。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要重视与学生进行互动。
比如在这道题目中:某班级组织学生植树,其中参与的人数为班级总学生数量3/4,其与学生有5人负责给树木进行浇水。因为这道题涉及分数概念,并且还存数字已知条件,所以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就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可以用数形结合的形式,先画图,随后分成4份,并在1/4的部分写上5人,这样就可以直观化题目,增强学生记忆效果与知识理解效果。
在新课标中,数学教育有强调学生空间想象力与理解能力培养要求。小学数学教材当中有非常多的图形位置知识,包括变换知识、组合知识等内容。教师需要将目光放在这些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从容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合理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知识变成熟悉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负数知识点的时候,因为学生脑海中没有负数概念,所以此时的理解非常困难。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展示图形、图像,比如温度的高低、海平面的高低、存折钱款取用记录,增强学生理解效果。
结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知识。教师教学中一定要创新方法,合理使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理解难度。在学生有了兴趣和自信心以后,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