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丽
(广西百色市田东县油城学校,广西 百色 533000)
随着教育事业以及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过往较多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效果上都不明显且很难满足学生全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教师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去探索及研究适合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全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能够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师可以顺利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学生也能够充分吸收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小学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中较为基础的教学课程,针对目前小学语文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阅读教学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的问题,教师应当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并把其应用到教学中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第一,学生不能将注意力专注于课堂内容的学习上,很容易出现开小差或者心不在焉的状态。第二,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会把一篇课文全部读完,可能读完了某一部分就不会接着往下读了,或者是象征性地读些句子,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本身对于阅读的兴趣很低。因教师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因为小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且各方面思维比较开放发散的阶段,若是把趣味教学法应用到阅读教学当中,不仅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丰富,而且这一教学模式也能和小学生的特性相匹配,能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被激发出来,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上的一些问题。
创设情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是以直观、生动、趣味的方式再现阅读内容,揭示文本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一切知识始于感官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手段创设阅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积极开展探究阅读。再者,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让情境为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助力,成为提高有效阅读的催化剂。(一)运用故事法,创设趣味情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等居于重要的地位,如《狐狸和乌鸦》《推敲》《嫦娥奔月》《伊索寓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最后的姿势》《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等,都是以故事为主的篇目。针对这样的篇目,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巧妙地将文本阅读以故事的形式展开,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欲望,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二)借助于PPT,创设直观情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课堂增添了生机,注入了新鲜血液。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从而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问答教学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快速理解课程重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理解水平设置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置多方面的引导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探索能力,并且在反复阅读中,学生还能找到阅读的乐趣,提高自己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出延伸性的课堂问题,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上所学进行课外探索,使教学更加丰富,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充分把握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为学生提出思考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目的。教师可以拓宽问题广度,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层探索,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应考虑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问题难度,保证学生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进行探索。在问题设置上还要符合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接受,并形成探索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小学生正处在贪玩好动的年纪,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一点上,这就导致单纯地对语文教材进行教学无法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提高趣味课堂的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语文老师要具备开展多样化教学的能力,对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灵活的应用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在此过程中还能使学生语文学习的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课堂活动形式,对趣味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不断变换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一直有效地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长久地对语文学习保持热度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趣味课堂的开展可以把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有效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科学的语文课堂进行设计,将趣味化活动逐渐引入到语文课堂活动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教学课的枯燥乏味得以消除,所以趣味课堂的开展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新兴课堂的限制。趣味性的课堂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加宽知识面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素材进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