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悦读
——浅论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0-12-08 14:23:46王微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王微

(长春市九台区纪家春华中心学校,吉林 长春 130500)

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使阅读教学成为师生对话展开的过程。可以看出,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意义十分重要。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教育者的责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初中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的综合汉语实践能力包括读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初中学生对大量中文课程资源的独立阅读,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亲身观察和体会,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欲望和能力,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汉语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包括六个方面:必需的语言知识,内容丰富的语言积累,娴熟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独立阅读,初中生可以感受到汉语的魅力,培养对汉字的热爱,欣赏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高尚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并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三)有利于奠定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新的初中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每个学生每学年阅读至少200万个字。通过自主阅读,初中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气质,开阔视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树立学习主体性的观念,使他们有意识地积极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自主学习,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初中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阅读本身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与课文以及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专心阅读,认真品味,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让学生走进课文,理解作者的真情实感,获得更多的个人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对课文进行笼统的解释。

每个人对审美都有不一样标准,对文字的理解也大相径庭。过多的讲解,只会让学生产生一致的观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现代教育相反,为了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及进行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动脑筋,启发思维,学生才能透彻理解文章的内涵,品尝文章的精髓,感受文章的美。在这种形式下,阅读教学才能实现高效性。

(二)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激情

学生独立阅读,也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并深化了阅读活动。同时,通过交流阅读经验,他们可以促进不同观点和思想的融合和碰撞。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更深入地解读课文。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动员所有学生参与,而不是只关注少数优秀学生。这是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对话的主角中,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处理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表现,一些学生的见解比较独特,这时,教师应鼓励他们,提高他们在对话和表达方面的自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向其他学生学习,并积极拓展自己的思维力,努力提升学习成绩。

有些同学的意见也许是不正确的,在这个时候,老师们不要急于否定,要先肯定他们参与讨论的勇气以及积极发表学习观点的态度和热情,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促进他们更好地阅读和思考,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唤醒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强大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主要战场。每篇文章或作品最初仅提供完整的副本,经过多次阅读并反复参与,并且只有在参与了读者的想象之后,合著者才能成为完整的作品。

在中文阅读教育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习”向“学会”转变,最终达到“良好学习”的境界,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教学。

总之,面对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必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品味,改进自主阅读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是学生最终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要认清这一点,并摈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