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探索

2020-12-08 14:23:46孟圆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孟圆

(白城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17级,吉林 白城 137000)

网络信息蓬勃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不断革新,网络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地球村概念的提出更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计算机网络已经密切的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随即也诞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特别是热衷于往上冲浪的大学生。

一、大学生计算机网络使用现状

作为网络使用的生力军,大学生利用网络查询资料、浏览新闻、看视频、购物等已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不合理的使用网络也对大学生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甚至人际交往造成影响,这便对网络安全有了一定要求,比如近几年呈现蓬勃发展的校园贷、网络赌博、网络暴力事件屡见不鲜,那些逝去的鲜活生命背后都是巨额的贷金额,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得不引发深思,到底该如何保护网络安全,如何保护大学生不被网络带来困扰。

所谓网络安全,是一门涵盖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信息论、信息安全技术、网络技术、应用数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概括来讲其涉及物理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内容,一切目的都是用来保护用户的用网安全。

二、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一)自然因素

计算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这些设备本身不具备自保能力,一旦外界因素对其造成不利影响,势必会造成硬件损伤,比如,不小心将饮用水洒在电脑上,比如电磁波影响,都会是计算机硬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计算机数据的丢失等,对过度依赖计算机的生活造成不便。

(二)人为因素

网络信息时代,更不容易躲开的是人为因素的伤害。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严重威胁着网络安全,病毒因其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和破坏性等特性使对一些技术黑洞的学生的网络安全更容易造成破坏,而大多数大学生计算机技术并不专业,无法识别这些潜藏的风险,病毒肆无忌惮破坏系统和数据,造成信息丢失;比如名动一时的“2007年的熊猫烧香”、2009年的“木马下载器”、2010年的“鬼影病毒”都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病毒对计算机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减少存储器的存储空间、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肆意更改、破坏文件名及数据,更有甚者可以彻底毁灭计算机系统。被黑客攻击是计算机更危险的一种危机,黑客是指一些拥有专业技术专门从事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安全破坏的计算机罪犯,黑客攻击和入侵别人的计算机盗取各种重要信息并破坏系统,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所需,比如私人电脑上更容易储存个人信息和个人资金账户,一旦被黑客攻击便可能发生信息的泄露和资金被恶意转移等恶性事件,网络上曾轰动一时的“美国情报局”改名事件等都是黑客所谓,臭名昭著的黑客上可以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下可以转移财产,恶作剧捉弄人,不仅是大学生,每一个使用网络的人都应该提高警惕。

除此之外,人为的无意行为也可能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危害,比如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够强,将自己储存账号的计算机随意借予他人使用或者因为操作人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等问题都会威胁到网络安全。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一)技术层面的保护

防止病毒入侵。针对病毒对计算机造成破坏,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防止其侵入。如:选择适合自己计算机的杀毒软件,定期检查和查杀病毒,未雨绸缪,及时发现;减少服务器使用者,将服务器尽量控制在少数人手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使用U盘、光盘等时,先进行病毒查杀再使用;下载资源时查看其是否携带病毒,下载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方式;在系统状态最好时备份,以备出现问题时及时恢复,减少影响;对重要数据和文件一定做好备份,使用移动设备等防患于未然;对重要文件进行数据加密。数据加密被称为信息安全的核心,本来为保证传输安全而存在,但是随着网络发展,逐步被演变成密文保护,通过一定的方法将文件加密,只有输入指定口令才可以使用,是一种不错的信息保护措施。

(二)管理层面的防护

1.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其安全责任树立责任意识,加强业务技术培训,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提高使用者技术水平。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使用者,有必要在计算机课程中安排网络安全内容,教授其相应的防护知识,消除懵懂状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隐患的发生。

3.提高使用者意识水平。网络诈骗等事件主要是针对社会经验不足,没有独立收入的大学生,因此一定要在思想意识上引起大学生的重视,不轻易被小利小惠所吸引,不参与网络黑赌博,不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网络风气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自己,也不危害他人。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特别是喜欢使用网络却又缺乏一定网络安全意识的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储备军,大学生应该在校期间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