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纪录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08 14:23:46唐秀英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唐秀英

(重庆市大足区昌州幼儿园,重庆 402360)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的立园之本,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幼儿园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就当前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看,教师专业化学习的途径很多,但基本是以讲座式培训为主,仅仅以理论知识和一些零碎的实践经验为主,这样的方式往往只能起到“雁过留痕”的效果,仅仅停留在被动的接受上,当教师一旦回到教育实践中,这些似高深又似现实的理论知识在真实而细微的教育实践面前又显得苍白和无力,从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产生联系。教育本身是实践的过程,教育活动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教师所需要的知识更是实践性的。所以,我们就更注重教育活动的过程,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只有反思性的学习实践更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要建构实践性的教育实践知识,观察记录、教育反思成为一种学习的方式。于是,各种观察记录便加入了教师日常工作中来,常常仅以文字描述加以呈现。教师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分析观察对象的某些特点,表象的描述活动过程,阐述观察对象已存在的问题,这种传统的观察与记录往往关注的是结果,注重表象,不但不能帮助教师建构实践知识获取经验,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表明,改变“记录”为“纪录”,真正让教师从观察儿童转变为研究儿童,真正让儿童的学习明了在教师的观察研究视角里,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建构有效的经验、知识,最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纪录是什么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样说到:纪录是指以足够的细节报告成果和表现,并协助他人了解所记载的行为背后所蕴含意义的任何相关活动。这一概念深刻而简洁地表述了纪录的内涵,运用图像(录像)、语言等形象的方式,经过教师的需要进行选择,呈现清晰的儿童活动实境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境,为教师在团队中研讨、形成对话、分析理解其中的教育价值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让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真正建立起联系,相互成为依据,最终使教师清晰的建构出实践经验和知识,最终形成一个学习、成长的共同体。

二、纪录在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关注幼儿的反应和变化,把它看作重要的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提出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的适宜性,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要做好这样的教育者,教师就必须要能深刻地理解儿童。

(一)纪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总是在思考:孩子在学习吗?孩子在学什么?孩子学到了什么?孩子如何学习的?怎样让孩子的学习看得见?实践中我们发现引领老师通过观察和纪录幼儿,让老师的目光停留在幼儿的活动中,再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而解读幼儿的行为,并与之对话,真正满足幼儿的内在需求,教师在“纪录”中成长,在“纪录”中读懂孩子。

镜头一:开学第一天的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都有序的排着队来领取自己的那份美食,当大家都取走了,桌子上却还剩下一份,老师发现“小钦”正躲在桌下。老师走过去,蹲下来,试图叫他出来,小钦却向里靠近了一点。老师没放弃,边用手去拉他边说:“今天吃的是土豆烧肉、肉末黄瓜、番茄鸡蛋汤哦!很好吃的,来我们一起吃。”这时他从桌子下钻出来了,老师递给他凳子坐好,可他仍然不吃。接着老师端过一张凳子轻轻地坐在他旁边,端起他的饭碗,用勺子舀起一块土豆和一块肉,说道:“来,尝尝今天的土豆,味道很好,吃了长得像土豆那么壮。”旁边的小朋友都笑起来了,他张了张嘴,老师顺势喂到了他嘴里,又舀了一些黄瓜和饭,接着说:“再把黄瓜吃进你的肚子,吃了它你将会变得更聪明。”这一次他主动张开了嘴。“来,小钦,把它们全部吃到你的小肚子里去。”老师把勺子递到他手里,他点点头,不一会,一碗饭菜他很快就吃完了。以后每天都能看到他吃完午餐后满足的笑脸。

镜头二:阅读区中,几个孩子把书吧里的毛绒玩具堆成了小山,还在上面爬来爬去,另一名拿着书打算看的孩子也被吸引了过来,把书一扔加入了“爬山”的行列之中,不时发出嬉闹声。

在这样以纪录的方式,让孩子的活动中看得见,我们更能反复地去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分析孩子的心理动态,总结优化教育行为的策略,建构起新的教育实践经验和知识。

(二)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

“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是衡量教师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以及究竟如何去教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前,幼儿教师已经具备很多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也尽力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但面对“活”的教学情境,真正有效的、有意义的教学还存在一些困难。

三、纪录是建立团队学习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运用“纪录”这一工具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多种角度的对话,更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活动、老师的教学现场,让教师的观察、关注更全面,更能将教学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发生联系,让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进行对话,使之聚焦的问题更具体,研究的关键点更明确,使理论与实际之间相互弥补,真正建立起团队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教师与管理者实质性的融合,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纪录”就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它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工具,它为的是反思和改进我们的教育行为,思考更适宜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