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童趣,促进阅读
——小学语文趣味化阅读教学路径漫谈

2020-12-08 14:23:46赵景华
魅力中国 2020年40期

赵景华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山东 聊城 252800)

一、灵活导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内容的导入,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为了更好地实现趣味阅读课堂的创设,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资源,设置具有趣味性的阅读导入环节。第一点,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游戏,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核心思想,这样学生能够以自然的心态融入到文章内容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计入到阅读学习,同时可以对文章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体会。第二点,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信息媒体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进行寓言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视频、动画,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为直观、深入的了解。当学生再次碰到寓言故事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动画内容,从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阅读学习内容的理解。

二、合理提问

课堂提问是小学教学课堂中采用较多的教学方式,提出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另外,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偏离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及时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想上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具体教学内容作为依据,合理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通过采用提问的方式,可以有效体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层面剖析问题,使学生对阅读素材中作者表达的内容、思想进行深入了解。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应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根据教学筛选有阅读教学意义、深度的问题,设置的为题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曹冲称象》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都知道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大象的体重呢?通过提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引申出教学内容。

三、表扬学生,予以鼓励

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其心理比较脆弱敏感,在学习中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表扬。因此,语文教师在构建趣味阅读课堂时,应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学生带着学习的积极性进行阅读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寻找课堂上表扬学生的机会,可以是学生把握了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也可以是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的表扬可以对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的提升产生影响,,促使学生主动加入到阅读学习。

综上所述,趣味阅读的开展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吸引学生加入到课堂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灵活导入、提问问题、对学生进行表扬,来创设趣味阅读课堂,将趣味化的问题、活动引入到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的现状,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