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衡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马口镇城丰学校,江西 九江 330300)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当前的教学工作,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成绩为导向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被忽略,作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很难实现学习中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严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发挥和提升,而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教学压力。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秉持着应试型的教学理念,将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学工作中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应对数学考试,这样的情况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较大的课业压力,往往会出现教师着急学生懈怠,或教师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成果等情况,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与提升。
而通过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促使教师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转变思路,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将科学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带入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求证,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能力带动思维的不断开拓,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应首先转变思路,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当前的数学教学工作,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深入学生当中,深层挖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需求和兴趣,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与时俱进,以新课程改革的全新要求进行数学课程的设计。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寻求一条突破和优化的道路,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启发和开拓,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综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从而逐渐养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思考能力,通过思维的开拓提升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采用一锅端的教学方法,很难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情况既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应当充分考虑教育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秉持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学习需求,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出发点,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点,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尊重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从而促进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以《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大PK的游戏,由教师出题,小组形式进行答题,规定时间内用时最少,答对多题目的小组成为获胜小组,并获得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调动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更通过趣味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革,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情景教学、问题式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一课教师可以采取微课教学的方式,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物品(积木、魔方等),通过微课视频的方式,将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式制作成为微课视频,通过视频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实现教学目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结合多种思路与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转变过往的教学思路,以创新和开阔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注重数学教学的开放性与个性化,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与需求,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形成一套创新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奠定基础。